新学期,教育部对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一些学生对古文学习不免有畏难情绪。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能否找到一种方式,引领学生快乐地徜徉于诗词之林、领略古诗词之美,从而增加文化修养、陶冶性情呢?依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吟诵吟唱,感受音乐美
我国古典诗词讲究音韵,很多古诗词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本身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从先秦到明清,我国的古诗词大多是可以用来歌唱的。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或试着给诗词谱曲的方式感受和再现其内在的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如: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等唱起来,音韵婉转,余音绕梁。学生在这样的吟诵和吟唱中身体得到一种解放,心灵得到一种释放。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融入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比如,我们可以用影片《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的旋律吟唱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甚至还可以在教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先播放当下风靡一时的流行歌后王菲版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在这样巧妙合理的“嫁接”中,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更有时代气息和普适意义,可以让音乐之美在学生心田上肆意流淌。
联想想象,赏析画面美
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说过:“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一首诗就是一个或众多意象组合而成的画。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重现、欣赏、品析诗中那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就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孤寂、萧瑟、悲凉、愁苦的秋江夜泊图,映衬出诗人的羁旅愁怀。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开篇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名词作为整篇诗词“舒枝展叶”似的支撑性框架,架构起冷落暗淡而又清新幽静的意向。纵观全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这样一种通过联想和想象教学古诗词的方式,会有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教学功效。在诗和画的循环往复中,学生也会深度感受文字所建构起来的唯美画面。
字斟句酌,体会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准确、生动、凝练、精辟、优美、形象,往往一字千钧、言简意赅。尤其是古诗词,xunshou讲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以教学时,可以从关键字句入手,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通过对各种物象的关系,体悟诗中的情感和哲理。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知”字赋予鸭子以人的情感,展现出春回大地、桃红竹绿、冰清雪融、群鸭戏水的欢快画面,折射出诗人愉悦的心情。王昌龄《从1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个“终”字蕴含着太多的内容,“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用一‘终’字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诗歌语言内在的情感之美一览无余、跃然纸上。
玩味品味,感悟意境美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诗词教学的xunshou 高境界就是对其意境的感知和把握。因为诗歌往往不是对客观现实进行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xunshou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动机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思想美、韵律美、图画美,从而充分品味诗歌的意境之美。如:张继《枫桥夜泊》全诗二十八个字,四句,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有景,萧瑟、悲凉、愁苦的画面与诗人羁旅愁怀紧密连接,营造出一种孤寂、飘零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意境清远等既可意会也可言传的和谐统一的抒情效果,让诗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直抵学生的心灵。
总而言之,古诗词的教学要抛却功利和浮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享受韵律美、感悟语言美、想象画面美、品味意境美,让孩子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古代诗歌吟诵吟唱中完善精神人格,在穿越历史岁月中积淀文化自信。xunshou终让诗歌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生命之中,真正让古诗词的教学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发挥其润泽心灵、陶冶情操、激扬精神的价值和功能。
易教网语文家教http://www.eduease.com/jiajiao-t-2.htm
发信古诗词的美的详细信息由易教网提供,该企业负责发信古诗词的美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迅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信息网址:https://www.xunshou.com/huishou/yijiaowang/2961313.html 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推荐给您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