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等原因,钢铁行业近年已成为中国“最不赚钱的行业”之一。面对困境,钢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钢铁企业困境是由于高盈利期的生产经营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造成的,中国钢铁企业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能静下心来研究企业的问题。过去二三十年生产什么钢材都赚钱,从不研究怎么赚钱,现在不赚钱就得研究怎么才能提高竞争力。要改变困境不要指望大环境改变,而必须改变自身,其核心就是彻底扭转高盈利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生产经营模式。
改变思维的同时要调整钢铁企业的主营业务结构。首先是建立起直面市场的倒逼机制,降低非生产性开支,更为重要的是产线对标,建立起适应新常态的低资金、低成本生产组织模式,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竞争力问题不是单纯的产品档次问题,也不是生产线是否先进问题,是我们有过高的附加成本削弱了钢铁自身竞争力。除了钢铁本身竞争力要进一步提升外,还要下大力气盘活我们现有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消减我们的附加成本,把主要精力放在将原来“寄生”在钢铁产业上的资源盘活,即大力发展非钢产业。
非钢产业其实是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延伸钢铁产业链,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例。在炼铁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要做好二次利用,这些都可以利用来发电。还有一类非钢产业是发挥钢铁企业的消纳处理社会废弃物功能。钢铁厂能把社会上的废弃物变废为宝,比如废钢废铁,收集起来到钢厂一回炉就变成了有用钢;城市废水治理方面,钢铁企业也可以帮助社会处理废水,最高要求是达到处理完后能够直接饮用。此外,废塑料也可以收集起来给钢厂当燃料使用。当然钢企也要具备将塑料当燃料但却不污染环境的技术实力。
钢企脱困重要的还有 “走出去”,这是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关键的一步棋。“走出去”可能给钢企带来深刻变革,有利于钢企进行全球资源调配,这些海外布局会加速我国钢铁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目标的实现。
改变思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走出去”布局海外是化解钢企困境的应对办法。只要提高了自身“内功”,任何坎坷困难都能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