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柳钢前董事长梁景理因贪污受贿问题被双开为例。这位“老柳钢人”可谓毁誉参半,他带领柳钢走过改革、发展最快的黄金时期,但在钢厂采购原材料以及销售产品环节中有腐败行为,甚至在2013年7月份,柳钢股份被清查出将8000多万元存货计入了2012年的营业外收入。在疏于监督的情况下,企业高层滥用权力中饱私囊的行为已经显露痕迹,这一度使得柳钢陷入财务造假的质疑声中。由于存在着权力属性与权力来源的硬伤,监督失灵的旧疾很容易引发失控的局面。一旦丑陋被揭露,企业就会立马“过河拆桥”,撇清关系,归结于个人问题。
有媒体指出“腐败之产生,不在权力大小,而在权力本身的来源与运行状态,是否有制度化的监督能使其望而生畏。”分析认为说的很在理。反腐打贪不应该流于形式,而应该循治本的决心深入制度的土壤。尤其像柳钢这样的大钢厂,企业本身牵涉多方利益,监督缺失容易影响到多个环节。虽说贪腐是企业的毒瘤,企业也应正视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的推托责任转移目光。
区别于柳钢的“初次犯事”,马钢算是再次中枪,自去年被曝出马钢副书记被抓,贪腐之风仍未整顿,马钢近年来高层频频地震,也未能遏制。就在日前又曝出马钢股份和马钢集团多名现任和前任管理层,被异地检察院带走,因涉嫌贪腐。业界有传言与钢贸危机中配合钢贸商签订虚假贸易合同套取银行资金有关。由于市场长期低迷,行业资金问题给钢贸企业和钢厂增加了生存压力,迫使部分从业人员铤而走险。而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银行、钢贸商、钢厂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市场行情迟迟没有起色的情况下,资金链很容易出现问题。诸多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涉及钢贸企业的联合担保,任何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
我们来看马钢股份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6.43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3.31%。而公司扣除非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实为亏损4.797亿元。据马钢股份发布的业绩预警显示,其“2014年1月至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在这些欠佳的数据面前,我们有理由怀疑,钢企亏损除了市场低迷之外,还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长久笼罩着亏损疑云,虽然行业萎靡不振乃是事实,但不能以行业低迷作为亏损理由,此次曝出的高层贪腐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公司运营不善与企业高层管理有部分关系。本来这几年钢铁行业发展就困难重重,如果钢厂内部管理者还不能以身作则,那么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将更加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