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有望在全球金属市场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中国在铜市场担当的角色从以往的基本面驱动力,转变为真正的价格推动者。沪铜成了主角,国际铜价沦为配角。
今年以来的短短6个月间,中国掀起的资产抛售风暴两度波及大洋彼岸的发达国家市场,国际铜期货交易员们紧盯着亚洲交易时段表现活跃的沪铜价格变动。
麦格理在上周发布的研报中详细描述了两个市场的关联表现:在上期所日内交易时段,国际铜期货低开。上海日内交易收盘后,国际铜价震荡企稳。但在上期所夜盘开市前的外盘交易时段,在沪铜夜盘抛售狂潮袭来之前,国际铜期货价格进一步下挫。在上期所夜盘开市后仅仅一个半小时,沪铜就被打到了6%的跌停板上。
至于这场抛售潮的背后,路透社专栏作家Andy Home发文称,就像今年1月一样,卖出看跌期权持有者的行动加剧了国际铜期货的抛售。这和上海期货市场不一样,中国没有铜期权产品。
随着国际铜价重挫,大量资金量进入看跌期权市场。这也体现在了外盘铜期货的持仓量上。场外期权市场的头寸可能更大。
当然,可双向操作正是期权产品的特征。因此,沪铜在上周三下午下跌,就会触发期权平仓,从而增加市场波动性。
这一次和1月份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时是中国的基金在铜市场做空继而引发了抛售。而现在这一波抛售则与大幅动荡的中国股市关系更为密切。
受中国金融市场巨幅震荡等因素影响,美铜跌至6年低位,这刺激了更加活跃的交易,使得沪铜、COMEX铜在上期所夜间交易時段内的内外盘套利活动频繁发生,继而推升了美铜成交量。截至6月底,COMEX铜 (HG) 在亚洲时段的交易量在全球的占比已升至30%,甚至已经超越黄金合约(GC),成为该区段内最受关注的金属产品。
不过,尽管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地相似。无论在铜市场舞台上演主角的是谁,总是离不开供需基本面这个核心。但如今,这个核心问题也出现了一点点不同:市场的关注焦点似乎从以往多数时间的需求转向了供应。
今年以来,沪铜价格相对国际铜价坚挺,因国内市场供应略显紧俏。但这并非由于国内工业需求出现复苏,在更大程度上,这是精炼铜生产商在5月至7月期间进行夏季停产检修而导致的结果。
一位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员称:“几个月以来,中国进口的阴极铜数量非常有限,炼厂自4月以来进入维护期,上期所库存水平非常低……这都导致市场供应紧张。”
4月以来,上期所铜库存减少逾一半,国内现货铜升水一度触及年内最高水平而保税库铜升水本周触及一个月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