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螺纹钢期货已经暴涨60%,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之王,暴涨的同时,资本大鳄纷纷进驻,成交量也显著放大。从螺纹钢期货的开仓数量来看,目前的暴涨趋势与合约数量呈现同比例上升,与去年股市的疯狂上涨时的资金走势大致相同。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轮典型的资金推动行情,而从开仓量来看,新增资金大规模进场也十分明显。不幸的是,与任何一个金融市场的泡沫形式类似,这样的暴涨必然带来大规模的财富重新分配,多数资金的下场仍将是止损出局。
从股市到螺纹钢,整体来看,中国金融市场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资金的赌性也十分明显。这给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金融市场的爆炒都会吸引相关监管政策的收紧,一般先期政策都是上调交易费用,但早期政策的效果都十分有限,甚至会起到助推作用——市场解读为短期利空出尽,最终会采取限制交易量等手段。伴随着市场波动加大,市场中多数资金会出现短期深套,最终市场以暴跌收场。而总体来看,政策周期会落后于市场周期,而“政策滞后”也往往无辜成为被诟病的对象。
而这样的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其实与基本面并没有因果联系。比如说3月份的粗钢产量大幅高于市场此前的预估,市场给予了正反两面的解读,看多市场者认为市场的库存状况比想象中差,导致钢厂迅速复产,看空者则认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稍有价格提升,产能就迅速释放。很明显,多数情况下多数市场分析只是在“看图说话”。
了解了金融市场的属性后,下一个需要了解的问题是,为什么是螺纹钢?技术面上分析,螺纹钢从2009年“四万亿”刺激政策以来跌幅巨大,容易成为爆炒标的。金融市场上往往有7年一个周期的说法,一个长期低迷的品种,市场交易和持仓不会太大,故而相对容易变盘。
但笔者认为,螺纹钢被青睐,更重要的原因是“供给侧改革”。逻辑上来看,“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产能过剩行业的供需矛盾,这成为市场最为理想的立足点。首先,中央政府明令要求钢铁行业在未来5年减少1.5亿吨产能,这意味着未来的钢材供给将会下滑。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旗下出现久违的复苏迹象,部分热点城市出现“一房难求”,这开始让市场有理由怀疑此前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是否过度悲观。同时,房地产投资出现回暖,这表明未来对钢材的需求也会出现回升。
而事实上,推动钢铁过剩产能出清仍然非常缓慢,更加讽刺的是,钢价快速上涨事实上导致了大量产能重回市场。但短期之内,这样的基本面状况不会让炒作停止。
通胀预期则是推动商品回暖的另一个因素,猪肉价格明显回升、房价开始快速上扬以及货币政策的极度宽松,让市场有理由担心中国可能重复2010年的通胀。:“滞胀说”甚嚣尘上,似乎完全忽视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胀低迷。而通胀预期下,商品和黄金也就自然地独领风骚。
无论如何,“钢坚强”成为中国经济语境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只是这些现象背后代表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很多共性。政策主导、投机猖狂以及市场浮躁,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典型经济标签。
但无论如何,螺纹钢遭到爆炒,也给“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困难,钢价扶摇直上,大量的钢企开始复产以追求短期利润,这样一来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将更为缓慢。更加重要的是,钢铁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基建和房地产等相关的线材,一类则是以消费和制造业相关的板材。作为相对低端的钢铁产品,线材是本轮“去产能”的主要对象,而作为线材的主要代表,螺纹钢的被爆炒在某种程度上给政策带来两难。在这样的状况下,淘汰产能可能先行,这是因为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仍然低于80%,但减少产量则可能并非想象中顺利。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下,可能出现产能下降但产量高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