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中南村来说,每年要产生生活垃圾1692吨,在不能系统回收、集中处理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可怕的。”津市市环保局局长卜茂平说,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户产生的垃圾已失去自然生态消纳的条件,数量种类与城市居民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13年,津市市作为全省第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县之一,构建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际操作起来,我们遇到很多麻烦,首先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垃圾运输成本比较高;其次,在源头上,村民对垃圾分类的动力不足,这大大增加了垃圾的清运量。”卜茂平说,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关键。
2015年8月,在村民好奇的目光中,津市市毛里湖镇中南村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个废品回收站(再生资源绿色银行),回收站配备有存放废品的仓库和一间办公室兼日用品陈列室。不仅如此,全村每个农户都收到了一本再生资源绿色银行存折(俗称“绿色存折”)。“从去年开始,我的牙膏、牙刷就从来没买过,都是用垃圾换的。”马学富喜滋滋地说。尝到甜头的村民不仅自己积极进行垃圾分类,有的为了攒够数额,还会到家周边收集可回收垃圾。
“试点村推行‘绿色存折’制度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就是垃圾大幅度减量。”卜茂平说,由于大部分垃圾都被回收利用,需要填埋的垃圾量就减少了很多。据统计,试点后中南村每年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124吨,填埋不可回收垃圾780吨,有机垃圾挖坑做有机肥780吨。在“绿色存折”的引导和激励下,农村环境卫生清扫和维护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过去无人管的公共场地的垃圾、田边地头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等都有人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