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由联合执政的联盟党和社民党议会党团共同提交的《关于加强德国和欧洲钢铁工业的提案》。该提案认为中国低价钢铁产品是造成德国和欧洲钢铁业困境的最大因素,要求欧盟评估在国际法层面是否必须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敦促德国政府和欧委会就该问题加强与美国等其他工业国的协调。
仅仅过了一天,欧盟即采取“行动”。4月29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预先监控措施,措施自公告之日起21个工作日后生效。该措施要求,来自第三国的钢铁产品在进入欧盟自由流通时需出示进口监控文件,为此进口商需预先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报进口并获取监控文件。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韩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巴西、中国等国的碳合金钢定尺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对原产于巴西、中国和韩国的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针对上述事件,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欧盟采取进口预先监控措施增加了进口环节,给正常贸易带来额外负担,中方对此表示关注。同时,继今年3月份对中国不锈钢板带“双反”调查立案后,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第二起调查,中方对美方如此频繁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钢铁产品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行为表示强烈关注。
该负责人强调,钢铁问题与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法律义务没有任何关联关系。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将履行国际义务与当前钢铁问题相挂钩。欧盟作为重要的世贸组织成员,应当遵守国际规则,避免让钢铁业“绑架”欧盟履行有关义务,不应让钢铁问题成为不履行相关承诺的借口,更要避免其对持续发展的中德、中欧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该负责人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积极成效。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有更多的经济体采取符合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的积极措施,共同为处理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做出贡献。中国作为钢铁生产、消费、贸易大国和原材料进口大国,本着对全球经济和钢铁产业健康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愿意以开放包容、积极合作的心态与包括欧盟、美国在内的各国研究探讨解决途径,并积极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