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废金属 » 正文

钢铁去产能攻坚战:地方政府暗自补血僵尸钢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3  浏览次数:23
核心提示: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用地用矿;通过盘活土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用地用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等支持钢铁煤炭行业退出、转产和兼并、重组。此举将在土地供应上掐住扩产能的脖子。此前,河北、山西等省份也都先后分别对钢铁、煤炭行业关上了新增产能的大门。这表明,钢铁去产能已进入深水区。

钢企亏损面继续扩大


据记者了解,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面临着重重困难。不论是从企业退出机制的完善,还是从企业自律,都给化解产能提出了挑战。


“2015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尽管国家在稳增长方面持续发力,但由于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2015年累计同比增幅仅1%),基础设施建设增速放缓,我国用钢需求出现明显下降。”中国金属学会理事、炼铁分会副主任王文忠教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供大于求矛盾凸显,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亏损严重,停产的企业较多,加上环保治理日益加重,需求下降、市场倒逼和环保加压,导致粗钢产量下降。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给记者提供的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68亿吨,同比下降4%。预测2016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48亿吨,同比减少2000万吨,同比下降3%。


根据以上的综合数据分析,我国有6亿吨的钢铁过剩产能。实际需求与过剩产能几乎对半。有观点认为,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在治理方面仅靠市场手段难以解决。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十二五”期间相关部委对于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其中通过淘汰落后、环境治理、规范经营等手段逐步压减了一批钢铁产能,但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进入深水区,任务艰巨,难以有效清理、治理和把关。有的企业甚至以技术改造为名反而扩大产能,导致现有措施的压减空间已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而后期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问题的积累风险也逐步提高。


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8.04亿吨产量计算,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8.72%,产量过剩1.02亿吨。即使在2014年我国共淘汰了炼铁2823万吨、炼钢3113万吨、铁合金262万吨,粗钢产能仍旧在12.5亿吨左右,有3亿多吨落后产能。2015年淘汰炼铁1300万吨、炼钢1700万吨,过剩产能依旧超过亿吨。


某些“僵尸钢企”


或继续经营


就目前而言,我国相关部门正在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建立有效退出机制。那么,钢铁除了产能过剩还有哪些问题呢?


王文忠表示,目前钢铁行业除了产能过剩,一是还表现为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钢价大幅下跌,企业营利能力变差,亏损加重;二是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资金链紧张、财务成本较高;三是钢材出口量虽增长明显,但其导致的钢铁行业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四是行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受到政府高度关注,环保压力持续加大。

王文忠认为,钢铁行业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去产能,并淘汰“僵尸企业”。而前者最大的障碍是去产能后,企业是否能够有高效生产的空间和转型升级的机会;后者最大的障碍则是关闭后,企业原有债务的清算和下岗员工的处理。


不过,五冶集团上海分公司经理丁川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地方政府从维稳就业率、区域稳定等角度考虑,是希望钢厂继续稳定经营。一旦钢厂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将会形成大量银行坏账和企业债务,地方政府就会通过补贴等手段帮助钢企渡过难关,这就使得本该停产的“僵尸钢企”继续经营。其中,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尤为严重。


对于丁川的这种说法,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采购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汉阳博士也认为,目前钢铁去产能是所有问题的核心问题,去产能解决与否关系到钢铁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为求政绩,保稳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行保守政策,这对钢企去产能会产生不利因素,对整个钢铁行业发展也会带来后遗症。


战略转型成为重中之重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室主任石兴绵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去产能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提供了机会窗口。此前由于各个钢企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钢企联合重组一直步伐缓慢,多年执行下来,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很多企业重组后亏损更加严重。而在去产能“瘦身”的基础上,钢铁行业的重组渐成可能。


去产能最重要的是转型升级。李新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钢铁行业必须走产品做专之路、融资降债之路和技术创新之路。


“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精品规模化、产线专业化。”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必须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专业化和规模化。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国资委主任王昌亦表示,近几年吨钢利润越来越低,而在普钢产品大量过剩的同时,高端装备用特殊钢却依赖进口,这正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背景。

技术创新无疑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终极道路。记者此前从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处获悉,工信部已选定宝钢热轧智能车间、鞍钢数字矿山进行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并鼓励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在钢铁生产全工序推广实施数字化和网络化。


钢铁流通领域的转型要更快一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利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钢铁行业相关的电商平台已经超过了200家,这些平台致力于建立一个扁平化的钢铁流通模式,这将成为钢铁市场战略转型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