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其它城市之所以遭遇推广难,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刚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时,声势浩大,也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起初确实收到了不俗的效果,群众积极性自然高涨。但时间一长,一些举措就被逐渐淡忘,群众觉得垃圾分类分了也白分,到最后各种垃圾又会被混在一起,最终就丧失了积极性,懒得参与。我市在垃圾分类试点中就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为垃圾分类工作树立了“五分”的原则——“分类—分袋—分放—分运—分责”。分类、分袋、分放,要靠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分运,则是为了让市民看到自身的努力没有白费,被分类的垃圾根据其特点会被区别处理;而分责,则是为了保证在较长时期内,这一套“五分”原则和垃圾分类的工作依然运行有效。
要让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首先还是要在“分类—分袋—分放”等“市民环节”上下工夫。只有让市民主动将垃圾分类并区别投放,“分运”“分责”才有意义。而要让“市民环节”奏效,就要进一步创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力度,激发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与在社区内设置宣传画,加大宣传力度相比,相关部门更应重视在辖区的学校里推广。一个学生就能带动一个家庭,学生们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而且在学校能够更系统地推广垃圾分类的学习,对于什么是一般垃圾,什么垃圾应该特殊处理等问题,能够进行更全面的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相关知识之后,能成为家里小小的“监督老师”,甚至可以当成一项亲子互动创新课题去推广垃圾分类工作。
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之外,还可以考虑一些激励措施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可以在分类垃圾袋上贴上二维码标签,如果垃圾分类正确,就奖励积分,积分不但可以兑换购物卡、手机充值卡等,积攒积分最多的家庭还可以参评“垃圾分类模范家庭”。加入奖励措施,还运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可能垃圾分类的推广会开展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