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科技部重点合同按期完成,铸锭车间克服当期合同锭型集中,模子数量不足、生产时间短等困难,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生产应对措施,他们分别使用13吨、23吨、28吨、34吨钢锭模代替生产11吨、22.5吨、26.6吨、30.27吨钢锭,并设计51吨锭型内置生产45吨钢锭、30吨锭型内置生产22.5吨钢锭、41吨锭型内置生产36.5吨钢锭,有效保证了合同的按序生产。在保证单散合同生产方面,铸锭车间职工精心装配,稳步推进钢锭模模底加垫浇注工艺,提高同盘异锭型生产量,减少双盘浇注造成的成本损失。据介绍,目前常规加垫搭配方式已达84种,还可根据合同需要随时增加新的搭配生产方式。
针对钢锭生产合同向大厚度、高级别探伤标准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该车间积极开展大厚度钢板科研攻关工作,成功试验新型绝热板和不同口径的钢包下水口,既兼顾到钢锭
表面质量,又有效改进了模铸浇铸工艺。今年1—4月份,钢锭原合同探伤合格率达98.41%,比计划高出0.01%。钢锭补料率为6.42%,比计划低0.08%,全部完成攻关目标。
(来源:钢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