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环保新闻 » 正文

青海工业更“绿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次数:48
核心提示:  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引商选商更加注重绿色,用绿色招商推进绿色发展,实现
   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引商选商更加注重“绿色”,用“绿色招商”推进绿色发展,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青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围绕盐湖化工、建材产业、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制造、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新业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全省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工业基础薄弱,重化工比重偏大,工业经济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就要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环节。通过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全省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按照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郝鹏关于“把签约项目落地作为检验青洽会工作成果重中之重”的要求。坚持签约数量、规模和落地“三注重”,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和协调工作。2015年“青洽会”378个签约项目已落实365个,到位资金731.4亿元,项目履约率96.6%。
 
  2016年“青洽会”继续把招大商、招强商、引进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作为重头戏。截至6月12日,已落实拟签约项目407项,其中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共40项,占拟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66%,235个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占拟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65%,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节能环保、化工等优势产业和农牧、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如锂电产业领域,引进了华泰汽车集团公司、鑫业新能(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齐鲁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坚瑞消防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拟在青海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及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后续还将引进汕头市金光高科有限公司等锂电池电解液、隔膜等配套生产企业,构建青海省从盐湖提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完整产业链,为实现千亿产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引进了尚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金科新能源、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计划在青海投资建设50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400兆瓦光热发电、5万吨电子铜箔、1000吨光纤预制棒及拉丝,项目总投资约129亿元,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提高青海新能源、新材料影响力。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
 
  “近年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强化项目谋划,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青海逐渐成为投资热土。”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投资管理处处长何志说。
 
  今年1—5月,青海全省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229.5亿元,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06.1亿元,占比90%,同比增长3.6%。“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青海制造业逆势而为,实现良好开局,这主要得益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何志说,通过青洽会,海内外投资者纷纷走进青海、认识青海、建设青海;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纷纷流向青海。
 
  到去年底,青海省基本构建了5个千亿级产业基地、10个循环产业集群。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海东工业园形成园区间循环利用、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大循环,企业间上下游对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中循环,企业内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小循环的“三循环支撑体系”,三大工业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68%。培育形成锂电、光伏光热、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12条循环产业链,全省循环工业增加值占比6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56%。全省工业在近年用电量和运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近三年保持了年均9.6%的中高速增长,增速全国排名持续进位至第十六位。青海省工业增长方式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作为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是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正因如此,绿色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更是坚定地践行生态保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全省上下劲吹“绿色之风”。
 
  回首“十二五”,从“傻大黑粗”到“高精新尖”,青海工业趋向轻盈灵动,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到“打生态牌”,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发展新优势,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全省经济结构正不断变轻、转绿。
 
  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站在“十三五”新起点,青海有了更为精准定位,开始绘制一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发展蓝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文化产业,积极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种养、加工、商贸、光伏等产业……
 
  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海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优势明显,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绿色能源供给。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是龙羊峡水电站的“编外机组”,在3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下面,形成了一个9.6平方公里的绿色牧场。这一绿色产业“水光互补”实现太阳能的稳定调峰,“牧光互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海的锂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大省。近年来,青海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引资引智,大力扶持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经过几年发展,青海已形成一条从盐湖提锂,到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再到储能及动力电池的锂电产业链,青海也成为了生产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重要产地之一。“作为生态大省的青海追求绿色发展,这和我们打造绿色产业的梦想不谋而合。”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力说,锂电是一种绿色动力,电动汽车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断壮大青海的绿色产值。”
 
  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把青海推向了内陆开放的前沿。日益完善的青海铁路路网建设和航空口岸的开通,拉近了青海与外界的距离,实现青海旅游业升级。花海门源,祁连雪景。良好的自然禀赋,游客可在同一季节看到冰川、森林、花海、雪山、草原、戈壁等不同景观。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持续深入,使得青海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日渐增强。
 
  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氯的平衡为重点,已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单纯生产钾肥,转向综合利用,开发金属镁等精深加工产品,其效益有望增加8至10倍。
 
  格尔木“晒”出了一座“光伏城”,用阳光作原料,调水、借风,绿色能源“滚滚”而来,近4年产生的清洁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5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青海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七成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装备工业均可实现30%以上的增长率,过去长期倚重的资源类行业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
 
  阿尼玛卿雪山南麓的赛什塘铜矿是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也是青海乃至全国铜资源较为丰富的矿区。这个厂区,从采矿、选矿,通过粗选、扫选、精选,再经过两次脱水,生产出含铜量达20%的铜金矿粉,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环保,其工业用水更是全部实现了内部循环。
 
  这是制度的约束,也是企业的自觉。如今,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已成为青海全省上下的共识。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