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要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18日召开的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会上要求,今明两年央企要率先压减10%左右的钢铁和煤炭产能。5天之后,在武钢集团考察期间,李克强总理现场拍板,把武钢集团纳入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试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6月26日在天津参加夏季达沃斯期间也对“宝武”重组作出回应,表示“武钢和宝钢重组,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有钢铁专家便认为,二者合并对深陷产能过剩泥潭中的钢铁行业是一个巨大利好。
无论是“去产能”,还是“挽救武钢”,现在都是重组的最好时机。根据光大钢铁的数据,“宝武”合并后将在取向硅钢及汽车板材的市场份额大约在60%-70%。
全球钢铁行业的座次也将因此改写。按产量计,合并后,“宝武”将至少具备6000万吨的年粗钢生产能力,变成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超级巨无霸,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此前的兼并重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在原董事长邓崎琳执掌期间,武钢曾大规模扩张,先后兼并了鄂钢、柳钢和昆钢,一跃成为产能逾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
但鄂钢由于设备老旧,在被重组之后走向没落,连年亏损也拖累了武钢的业绩。同样是在10年前兼并而来的柳钢的发展也并不顺利,双方在去年9月宣布“分道扬镳”。遭遇同样尴尬的还有宝钢。过去10多年来,宝钢先后兼并了上钢、梅钢、八一钢铁、广东钢铁集团、宁波钢铁等,但这些并购事后证明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其实,宝钢一直是中国钢企中产品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即便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亦属于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但在强行“拉郎配”之后,宝钢的重组非但没有实现“做强”,反而背上了越来越多的包袱。
显然,此次宝钢和武钢的重组也是在去钢铁产能的大背景下的“拉郎配”。宝钢未必愿意与武钢重组,但武钢却急需宝钢“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