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指标全面收严
《白皮书》显示,2005~2015年,中国累计淘汰炼铁产能2.47亿吨,淘汰炼钢产能1.72亿吨。其中,2015年中国炼铁先进产能占比达70%以上、炼钢先进产能占比达60%以上、重点统计钢铁企业5米以上焦炉产能比例占炼焦总产能的70%以上,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氮氯化物、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分别累计减排50万吨、25万吨和75万吨,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钢铁企业名单中,有305家钢铁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占全国钢铁企业产能的90%以上。
《白皮书》指出,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执行的排放标准源于上世纪90年代,落后于当时环保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标准。自2003年中国启动新标准编制,到2015年执行新环保法,对于环保违法企业采取按日计罚、不设上限的处罚措施,并增加了责任人依法刑拘的行政惩罚手段,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面收严。
新标准部分污染物排放限值仅为老标准的十分之一,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达到甚至优于德、法等发达国家排放标准。但是根据《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中,落后钢铁企业吨钢排放量达到先进企业的十倍,而未纳入统计的非会员企业的吨钢排放量甚至更高。
2005~2015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环保治理资金累计投入超过1300亿元,通过全面实施烧结烟气脱硫、回收富余煤气、推进油改气、煤改气等改造项目,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近3千克降为2015年的0.85千克左右,完成了约三分之二的废气污染排放削减。全国钢铁企业通过布袋除尘等先进工艺,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2005年的2千克降为2015年的0.81千克。全国吨钢废水排放量由2005年的3.8立方米下降至0.8立方米,全国钢铁行业废水排放总量由“十一五”初期的近12亿立方米降至“十二五”末的4亿立方米左右。
环保成本差异不利竞争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总体仍处于绿色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企业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企业环境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全国仅宝钢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到2015年全国已有宝钢、太钢、首钢等十几家钢铁企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在发展战略中把环境战略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
《白皮书》认为,就钢铁全行业而言,环保设施平均吨钢运行成本约为80元,由于地区差异、技术装备水平差异、环保理念差异等,中国钢铁企业间环保水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据统计,中国先进钢铁企业环保设施齐全,吨钢环保运行成本高,而部分钢铁企业吨钢环保成本不足先进企业的三分之一,环保成本的差异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