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来环保上市企业中报业绩预告纷纷出炉,又响起了一些关于环保企业投资机遇、市场空间及未来发展的一些定论或预测,且更多倾向于环保行业的“好”,似乎整个环保行业就是四海玉宇澄清,一派繁花锦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截至7月20日,39家公布年中业绩预告的企业,29家预增(占比74.36%),10家下滑(占比25.64%),总体而言,业绩增长区间为40%~70%。整体估值较2015年明显下滑。上半年,拿出这样的战绩,我国环保行业着实没什么可骄傲的。
延续了政策元年2015年的市场热度,国内及海外并购的势头也亮点十足,先前的政策发酵与最新的政策落地等各项有利因素,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温床,这一点毋庸置疑,可环保产业的软肋仍旧存在。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的话来说:“作为环保从业者,我们或许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正在遭遇最坏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环保产业加速狂奔的五年,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的出台是一个重要节点,大小环保政策法规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成为我国环保历史上的盛景,因此,这一年被称为环保政策“元年”。
政策元年结束,进入“十三五”时期,十三五规划首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年规划,至此生态环保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地位,环保产业从新兴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过度,又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环保行业在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政策扶持性产业,如此广泛及纵深的政策扶持,产业的热度可想而知,“土十条”的出台将三大十条的效应发挥至最大,先前有环保部官员透露,十三五时期,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将高达17万亿,这无疑引发了业内狂欢,以逐利为根本追求的社会资本自然纷纷涌入,几十万亿的大蛋糕,人人皆欲分一杯羹。
外加最新消息透露,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行动“三大行动”目前正由发改委牵头制定。
对于环保产业而言,“马太效应”同样适用:强者恒强。国家越是支持,资本越是疯狂,产业土壤越加肥沃,今后的发展前景就越发光明。
所以,对于环保产业而言,这确实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最坏的时代
“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黑暗。”在环保产业如火如荼的光鲜外表下,如果说真的没有一点阴影,恐怕也没人相信。
资金瓶颈作为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截止今天,仍未打破。国家投资对于环保全产业链来说,是亟需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就行业长远发展来看,其作用比杯水车薪强不了多少。以“新风口”土壤修复来说,“土十条”发布后,业内预计土壤修复所需资金至少5.7~6万亿元,而在“十二五”时期土壤修复专项资金仅为300亿元,就算十三五有所增加,但仍旧解不了资金之渴,余下的巨额资金空缺,谁来填补?
绿色金融、合同环境服务、第三方治理、PPP……面对资金漏洞,新型商业模式探讨加速,这似乎是个好现象,然而在落地试行时却出了岔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就说民企苦苦等待了十几年的PPP,千呼万唤始出来,本以为迎来了新娘子,但不料却被国企很横刀夺爱抢了亲。PPP项目招标过程中,曾有地方领导点名只要国企或央企。而在PPP项目的推广落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也确实存在偏爱国企央企的情况。
地方政府与国家企业签订的PPP项目,还是PPP模式创立的初中吗?当然不是,而且在国际上不存在这样的PPP,这样的PPP合同是不被国际认可的,但它就是在中国出现了。PPP项目固然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对企业融资能力要求高,但地方政府向国企一边倒,大大暴露了PPP项目挂历水平的低下。再说,逼着不少企业“戴红领巾”,已经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规律。
因此,对于环保产业而言,这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
总结
在当前宏观经济疲软态势延续的大环境中,环保作为国家推出的拉动国民经济的一大砝码,是必须的,也是及时有效的,但资本一拥而上,乱象难免。不少政策及市场探索在推行过程中变质变味就是最好的例证。
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体系日臻完善,产业并购重组洗牌速度加快,整体而言,产业向上趋势明显,是值得关注和投资的最新领域。只是,这个时代,对于环保从业者来说,是地狱还是天堂,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揭开谜底。当然,不同的人也将给出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