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明确提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努力化解过剩产能、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安全绿色发展、健全完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能源原材料产业,涉及到石油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天然气和相关化学工业,是除了煤炭以外,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生产部门,2015年石化行业缴纳税费总额1.0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税收比重20.7%,位居工业中各行业首位。作为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石化行业发展至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国内资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4%,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2%,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增加到67%和40%以上,国家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其次,产能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炼油、烧碱和尿素等均面临一定的产能过剩,而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却需要大量进口。
再次,企业效益总体下降,成本费用快速上升,特别是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后,上游勘探开发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加之中国国内油气资源劣质化问题,勘探开发难度在加大,低油价对投资和生产形成刚性制约,保持国内两亿吨的石油产量面临很大的难度。
最后,资源环境约束是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行业中部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不少中小规模的石化企业存在大量高耗能、高排放现象,亟待治理和解决。
中国是世界石化工业的大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居世界第四、第六、第二,不少化工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几位,甚至第一位。从石化产业的现状看,“去产能”应是石化行业调整的重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十二五”期间,行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
以炼油行业为例,虽然“十二五”期间,全国的炼油能力退出四千万吨,但目前依然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大量的柴油出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今年石化产业大会上做的产能预警报告,公布的炼油产能为7.97亿吨,而市场存在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炼油企业的税费差距过大,造成地方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厂价格低于中央企业的价格,非法调和油充斥市场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人士呼吁,国家进一步控制炼油行业的扩张,到2020年全国的炼油能力可以控制在8.5亿吨左右,年加工原油量6.1亿吨左右,优化产业布局,控制炼油能力增长,促进产品高端化发展,加强行业监管。
受到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石化行业中的各种产品的增速和需求出现分化。进入2016年后,炼油、聚酯、粘胶产业链产能增速明显下滑,且增速明显低于需求增速;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等产品的供需依然处在失衡状态,供过于求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未纳入《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新建炼化项目一律不得建设。
石化行业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的比例从2010年的17.4%和4%提高到2015年的18.1%和5.9%。依据规划,到2020年,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万元增加值量和用水量均比“十二五”末降低10%。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显著下降,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二五”末减少15%,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危险废物处理利用率达到100%,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削减30%以上。
当前,国际经济回升缓慢,国际能源供需整体宽松。国内能源消费潜力巨大,需求总量仍将继续增长,经济社会转型步伐加快,改革和低碳环保政策措施不断推出,特别是行业准入、贸易政策,设立碳排放权体系,严格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等措施的发布,石化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石化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与之紧密结合的产业发展将出现新的变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人士认为,未来行业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政府监管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