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泰安环卫事业发展迅速。泰安市环卫处负责市级31条主要道路、近1000万平方米的环卫保洁作业,日收运生活垃圾800吨,管理生活垃圾中转站111座、公厕97座、果皮箱2506个。垃圾压缩运输转运、机械化保洁、洒水以及电动车辆作业等各类环卫机械设备达到200余台,各类环卫员工1700人。泰安市环卫处在2010年研究了泰安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外地的环卫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数字环卫、智慧环卫在环卫工作中实时调控、监督检查的作用,积极探索实施环卫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路子,通过数字化环卫监督平台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促进环卫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目前,随着智慧环卫系统的日益完善,泰安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市区全覆盖,环卫管理工作也迈向了新台阶。
建立完善环卫作业车辆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实时远程管理。为彻底改变以往作业车辆仅仅依靠人工巡查的监控手段,实现环卫工作信息化监管,泰安市环卫处在环卫机械化清扫、降尘、洒水以及垃圾清运、转运等作业车辆上全部安装了GPS监控和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以“电子地图”为显示载体,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行走路线、行驶速度、清运次数、工作量、单车油耗实时监控,并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统计垃圾桶清收数量。对环卫作业车辆进行实施定位、跟踪和监控,进一步优化了车辆运行路线,降低了车辆运行成本,确保了驾驶人员能够做到依法、规范操作,准确、及时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同时大幅度地提升环卫车辆指挥调度能力、工作效率、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环卫作业质量监督监控系统,实现动态控制指挥。在现有基础上,强化视频监控功能,在城区各重点路段、路口和环卫停车场、转运站、垃圾场、计量室等位置,安装高清网络视频监控,将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作业纳入远程监控范围,通过网络终端无盲区看见作业场所的实时影像,随时掌控重点部位的作业、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隐患,避免发生重大事故,打造城市环卫管理的高效、快捷、可视、全天候管理平台。同时,将公厕、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进行GPS定位,并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将各类设施的属性输入数字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可在电子地图上随时查看任意一个设施的状态;通过信息采集员和视频监控设备,可及时发现环卫设施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快速派发给相关管理、作业部门进行处理,实现对环卫设施、作业质量的有效监管。
建立完善的环卫员工内部动态管理系统,提升工作效率。扩大管理范围,对已有的数字化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环卫作业、管理的内部交流、沟通、指挥平台,实现了一体化的远程监控、远程考核、远程调度。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实时掌握环卫作业过程,及时发现环卫作业发生的问题并上传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反应灵敏度以及对环卫作业效果的监管力度。道路上的随机污染物得到快速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实现了实时、透明、直观的动态监管,进一步提升了环卫作业和大型活动保障的指挥、协调和保障能力。建立了数字化办公体系,通过手持设备、电脑等终端,对环卫事件进行分类、转发、汇总与查询,做到了信息共享,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
建立完善环卫事件公众参与反馈系统,提升服务水平。泰安市环卫处开通了“96009669”24小时橘红环卫服务热线,及时接听市民对环境卫生方面的咨询或投诉,实现与市民即时互动;开通了泰安环卫网络互动平台,通过环卫微博、微信,与市民进行互动;实施了环卫联络员制度,主动上门解决老百姓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实际困难,与市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免费开放市民大课堂,实现网络预约,让广大市民走近环卫、体验环卫。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实现即时采集、汇总、转办、处理,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一些实际问题,实现环卫部门以往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的角色转换,用心编织一张贴近民生、服务民生的环卫社会服务网,倾心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和依赖的环卫服务品牌。
建立完善环卫作业监督考核系统,实现长效规范管理。数字化环卫系统将环卫监管、作业标准、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数字化,形成数据分析表格,通过程序化、自动化功能,自动生成、汇总、评价,进行环卫作业负分监管考核,优化了环卫监督、检查、考核工作机制,保证监督考核工作对事件、人员、车辆、设施、作业等环卫元素的全过程掌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环卫监督与流程处理的有机融合。落实监督考核结果,实时掌握一线管理、作业部门的绩效情况,及时反映各部门的响应灵敏度和处理问题的效果,做到监督考核结果与各作业单位经费、环卫员工个人绩效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环卫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环卫管理更科学、规范。
泰安市环卫处通过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把环卫各相关职能、作业部门有机连接在一起,加强对环卫作业的监管力度,严格对作业效果的量化考核,建立了快速发现和应急处理机制,提升了管理效能,促进了城市管理、环卫事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