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缺少“巨人”,非标状况普遍
记者在一些环保设备网站上搜索后看到,仅膜片曝气器就有140项结果。有的价格相差数倍,有的甚至与国外产品价格相差10倍。
不同于其他设备制造企业,环保设备企业小散弱特征明显:全行业里没有什么“巨人”企业,缺少“国宝级”设备,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少,专业人才缺乏。同时,高端与低端产品差异巨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普通环保设备的进入门槛低,退出损失也不大,造成低端技术、低档产品和小型企业群体十分庞大,难以集中资源突破瓶颈。而高水平、高档次的产品和技术显得凤毛麟角,满足不了需求,这是行业持续发展中一个很不利的因素。“低档过剩、高档缺少”的问题对于环保设备行业来说,尤为突出。
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环保设备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因此无论在采购环节,还是后续配套服务上,用户选择的空间较为有限,对于产品性能、技术含量只能靠以往使用经验以及口碑等判断。
以土壤修复设备为例,大型的低温和高温热解吸设备就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非常少,大多还是在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这种情况下,如果设备零件出问题,更换周期将非常长,由此耽误工期会造成企业损失。”
同时,环保设备缺乏标准化。不少企业一直在呼吁加快环保技术产品标准化建设,即制定环保设备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有的还应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以水处理设备为例,凌泰环保就曾参与到中国微孔曝气行业
标准的参编中。
此外,业内人士还担忧政策驱动造成环保设备市场的波动。“一旦政策引导鼓励,各路资金蜂拥而至,极有可能重蹈光伏业由盛而衰的覆辙。环保设备生产可能会因政策刺激,生产门槛较低出现产能过剩,这是需要防范的潜在风险。这时,设备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与市场接轨。
不抱大腿要打造核心竞争力
处于环保产业链末端的设备行业,现在不少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一些项目要待验收时才能交付部分款项,所以资金链紧张成了不少企业面临的问题。
有企业负责人曾告诉记者,生意做得越大,资金链越紧张。“想过通过上市缓解资金链压力,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问题。现在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抱上大型国企的大腿,设备企业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用户保证良好的付款机制。”
也有企业不甘只处于为大型企业“打工”的状态。因此,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设备企业获得“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说白了,就是让大型企业缺不了你,这样在项目之初,设备企业就可以和客户做好利益分配。”
除了进行自主研发,有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仅在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天翔环境与东证天圣合作收购德国最大水处理公司——贝尔芬格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BWT) 100%股权。BWT正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环保设备及服务供应商,旗下拥有多个环保设备和技术品牌,拥有300多项环保专利技术。
天翔环境的一系列动作体现了公司由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向全球领先的环保技术提供商和综合服务商全面转型的战略思路。公司通过对美国圣骑士和BWT公司的并购,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高端环保装备制造能力以及全球市场渠道和管理经验,快速提升了公司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绿创声学收购IAC,维尔利收购EuRec70%的股权,雪迪龙全资收购比利时ORTHODYNE,被收购者都是在相应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厂商,而收购者有的意图提升技术设备水平,打开国外市场,有的是希望借助并购,将国外设备本土化,拓展国内市场。
此外,资本助力也成为设备企业转型的路径之一。仅在8月,就有建昌环保、中宝环保、金益环保等多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主营业务均包括环保设备一项。有业内人士表示,要引导资金流入具有高技术水平研发的企业,有助于提升我国环保设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设备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实力,进而寻求转型时,一些平台型企业也愈加关注技术设备研发,希望尽可能延伸产业链。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一说大型企业就是有资本和资源整合优势,要技术可以引进或者买买买,现在情况已经有所转变。以污泥处理设备为例,传统做法关注产生后如何降低含水率,如今可以考虑通过技术设备降低污泥产量。这种技术和设备都是需要企业静下心来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