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平认为,以往钢贸企业比较关注钢材市场价格的涨跌带来的经营风险。其实,价格涨跌、经营亏损,这谈不上太大的风险。而在钢铁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对于钢贸商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供应链中的风险大
“钢铁供应链中的风险,主要是指上游的钢铁生产企业或下游的钢材终端用户,在与钢贸商合作中带来的风险。”任庆平说,钢贸商在供应链中处于中端,在流通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属于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钢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钢贸商不能不防范。
任庆平表示,钢铁供应链的上游就是钢铁生产企业,钢贸商与钢厂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选择什么样的钢厂与自己合作,如何防范和规避合作中的风险,钢贸商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去产能”、环保整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很艰巨,尤其是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查,一批环保不达标的钢企,特别是中小型钢厂将会关停,这对钢贸商与钢厂的合作而言,有着巨大风险。
钢贸商与这些环保存在问题的中小型钢厂或者民营钢铁企业开展经营方面的合作,这些钢企为了吸引钢贸商订货,往往会在钢材价格上给予优惠,比市场价格要低得多,钢贸商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考虑和防范。当这些钢厂被环保部门处置,甚至被关闭时,钢贸商订的货拿不到,货款要不回来,造成坏帐,损失就很大。
任庆平表示,即便与一些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合作,对钢贸商来说,也要把防范和规避风险放在首位。目前,钢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达60%~70%,远高于其他行业,债务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一些债务违约事件尤为引人关注。自今年3月28日起,某钢铁企业已有7只债券违约,共涉及资金约47.7亿元。钢贸商与这类钢企合作,必须增强防范风险意识。
“同样,钢贸商在与下游终端用户开展贸易合作,也要绷紧防范风险的‘弦’。”任庆平说,房地产、造船、机械等用钢行业也面临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一些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并不景气,存在生存危机。比如房地产业,去库存任务相当艰巨,不少地区的房地产业存在泡沫,银行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收紧贷款,各地的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房地产业是钢材需求的大户,与房地产业的合作关系很紧密,在供应钢材中,往往是先送货,后结算,需要钢贸商垫资,且垫资的资金数额巨大,这里的资金风险十分大。银行若收紧贷款,会导致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倒闭,钢贸商垫的资金就会出现坏帐,几百万、几千万资金可能收不回来。
须防范和规避各种风险
钢贸企业如何有效防范和规避钢材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呢?对此,任庆平提出:
一是谨慎选择合作对象。在选择上游的钢铁企业合作时,必须十分谨慎,选择那些大型的、知名度高、信誉好、资金雄厚的央企、国企。在选择钢厂时,还要充分了解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其为导向。钢贸商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作选择合作对象的依据,尽可能不要与受到产业政策限制的钢厂合作。
二是不能贪心,松懈防范风险意识。时下,钢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且持续疲软、低迷。在这种状态下,钢贸商容易被一些中小型钢厂的低价资源所吸引。有的商家急于盈利,爱贪便宜,被那些抛售低价资源的钢企所蒙蔽,不顾其钢材质量是否合格,环保是否达标,贸然与其合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钢贸商在选择钢厂作为自己合作对象时,要冷静认清当下钢材市场大环境。如今的钢贸进入微利时代,以往大把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别指望一夜暴富,须警惕与那些销售低价资源的中小型钢厂合作。
三是与下游的终端用户合作时要十分谨慎。钢贸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在与下游终端用户合作时,对合作对象的选择,尤其是需要垫资的对象,要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行必要的评估。即便确定合作,签订供货合同之后,也要对其经营情况进行跟踪,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停止供货,收回货款,把风险掌控好,减少钢贸企业的经济损失。
四是借助国外经验,规避钢贸风险。在国外,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商业风险的监控机制,帮助流通企业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比如实施商业保理方式。据介绍,这种商业保理方式,通常指供应商将基于其与采购商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及催收、信用风险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的贸易融资工具。再比如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中的一种经济活动,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的目的在于盈利。商业保险业务经营主体的社会职能是对降低风险进行组织、管理、计算、研究、赔付和监督的一种服务,又是一种金融服务。在钢贸领域,要求买卖双方都参与商业保险,发生违约,由保险公司根据违约造成的损失,追究违约方的责任,对贸易商给予有效的维权和保护。
五是建议政府部门加强钢贸领域的法制建设。在钢贸领域,无论是上游的钢铁生产企业,还是处于中端的贸易商,或者下游终端用户,政府部门应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如将那些违约单位列入不诚信的“黑名单”,上网可以查询,提醒贸易商对这些企业谨慎合作。钢铁协会、钢贸协会,应配合政府部门,加强钢贸领域的市场法制建设,建立和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更好地防范和规避钢铁供应链上存在的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