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正部署五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上半年去产能不及预期促使中央出台更严厉措施,专项督查、行政问责提升了政策威慑力,鼓励兼并、完善企业信用将推进市场化治理,同时需采取财政、金融、法律、环保、安全等综合措施,妥善处理人员安置、债务处置和奖补资金使用。
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去产能需要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他曾在多个场合建议采取类似碳排放权交易的方法。他认为,中央可以定一个总量,然后将去产能奖励政策与已去掉的产能直接挂钩,按照现有的产能分配到各个地区,各个地区的配额可以相互交易。
在他看来,纯粹靠市场竞争去产能,至少在短期来看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为政府参与程度较高。但从长期来看,去产能背后的逻辑是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根本上看,这仍要依靠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同样认为,应结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策托底功能,通过去产能化解产能失衡,清理“僵尸企业”的关键“挪开呼吸机,拔掉输血管”;鼓励基于市场竞争规则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目标不宜过于纠结行业集中度指标,需总结早先兼并重组经验,避免行政之手“拉郎配”而事与愿违。
去产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刘世锦认为,目前去产能的重点是在重化工业,这些行业国企的比重较大,所以这些行业去产能既是对生产能力的调整,也是对国企已有的一些体制机制的调整。国企去产能难度较大,主要是人、债和资产重组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国企改革,去产能必须和国企改革结合起来。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认为,去产能需加强国企改革。国企对市场的反应没有那么灵敏,特别是在利润率方面。因此,政府要加快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的基础性改革,使得资源、人力、租金配置的效率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推进市场化。他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钢铁煤炭企业原本打算退出,但由于国家要给予去产能相关企业补贴,就延迟了退出进度。
统筹“三去一降一补”
正因为牵涉方方面面,去产能不是孤立的,而应在经济新常态下结合“三去一降一补”统一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说,去产能需与去杠杆密切相配合。首先,对于“僵尸企业”,要严格去杠杆甚至停止供血,通过去杠杆起到有效去产能的目的。其次,对于高污染、高排放及存在安全问题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杠杆率,加紧对这些企业的去产能力度。
“除了加大督查力度,还需从源头入手,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在遏制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势头后,钢铁、煤炭价格会有所回落,去产能的难度会相对降低。同时,应通过财政、金融、法律、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妥善处理债务处置和奖补资金使用工作。”王静文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认为,未来政策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各地区去产能的压力不同,对于部分去产能压力较大的地区如河北、辽宁等,中央要加大支持力度;二是产能过剩行业毕竟占比还较大,去产能如果只关注“去”,则治标难治本,要推动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增加有效供给。
去产能要避免一些认识误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在去产能过程中,需明白产能不等于产量,去产能时产量并不一定会下降。产量与市场需求相关,如果产能利用率低,即使去掉一定的产能,产量仍能保持很高水平。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在去产能过程中,要先将经济增长稳住。如果把过剩产能全部消灭掉,可能引发经济硬着陆。去产能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循序渐进。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全国开展一次对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专项督查。对落实不力、进度慢和违规新增产能等,要通报、约谈直至严肃问责,确保完成全年化解过剩产能硬任务。
据发改委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退出煤炭产能95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38%;累计退出钢铁产能21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量的47%。这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分析,去产能不及预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动力不足。上半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以及部分过剩产能的清理,钢铁和煤炭价格开始上涨。由于有利可图,企业不甘心退出。另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动力不足。一旦清理过剩产能,随之而来的就是职工安置、企业债务以及地方财税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虽签了责任书,但总想等其他地区先动。
目前,发改委等部门正抓紧落实五项工作:开展工作进度、资金使用等问题专项督查;抓好淘汰落后产能、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督促各地区抓紧出台职工安置的具体实施办法,推动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化解钢铁煤炭行业金融债务的具体办法;做好钢铁行业备案项目清理核查工作和举报项目查处工作,积极推动煤炭减量置换、严控新增产能工作;加快完善钢铁煤炭企业信用记录,对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实行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