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地方政府缺乏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一些建设项目确实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但是风险是可控的。而现实中往往公众对项目真实情况并不了解,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工作、信息公开工作不到位,存在政府、企业、公众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项目建设难以得到公众的支持。一旦公众存在抵触情绪,又由于地方政府应对能力不够,往往不知所措,陷入一闹就停的怪圈。因此,地方政府急需建立发改、环保、宣传、信访等多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以共同应对邻避效应。
互联网快速传播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具有聚合效应、放大效应。一方面,互联网可以加速信息的传播,为公众提供信息和意见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存在管理难题,谣言传播等问题难以遏制。特别是风险项目开工建设前,各种消息都在互联网上出现,一些舆论、谣言加剧了公众的恐惧心理和非理性心理,导致邻避效应的出现。
公众科学素养待加强。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很多人对科学知识并不了解,一听到专业的化学名词就会出现本能的恐惧心理,不完全了解项目的风险系数及其可控性,对涉核、PX、垃圾焚烧等项目往往未经了解就加以抵触。风险项目往往与能源安全、城市管理息息相关,项目带来风险的同时也为公众带来利益,但相关宣教工作还不完善。
应对邻避效应的几点建议
邻避效应问题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利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难以解决。建议将邻避效应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统筹进行化解。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党委政府领导,形成各部门联动机制。地方党委政府要对化解邻避效应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社会公众参与的治理体系。特别要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高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处置等能力。
强化分类施策,搞好管控结合。在各类邻避效应逐渐显现的形势下,要强化分类分区域精准施策。对于影响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合理合法的重大项目,如核循环项目,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得到公众的支持。对于垃圾焚烧厂、PX等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的项目,要进行充分分析论证,讨论项目上马是否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和标准。对于本身不合法或者存在问题的项目,要坚决反对其上马,并通过调查找出原因,处理相关责任人。对围攻企业、要挟政府的过激行为要及时进行控制,对借机闹事、别有用心的组织方要予以严格处理。要分行业、分类别、分区域总结经验,便于复制推广。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进多方沟通协调。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问题,社会组织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专业社会组织知识更丰富,专业性更强。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具有中立性和独立性,更容易取得公众的信任。笔者建议,可借鉴美国游说机构的做法,发挥社会组织在邻避效应应对方面的作用。比如,可以在风险项目建设前,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对邻避效应产生的可能性、范围、程度进行研判、预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做好宣传、指导、协调工作。
强化网格建设,实现社会善治。当前,我国社会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可借鉴相关经验化解邻避效应。建议在地方综合治理网格中增加防控邻避效应的具体内容,完善相关工作流程,从指挥中心到每一名社会网格成员,都要将邻避效应防控纳入工作日志。要安排环保、经信、发改等部门为社会综合治理化解邻避效应专项工作小组成员,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要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形成共同防控风险的新模式。
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好大数据。社会治理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平安社会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解邻避效应方面,大数据也是我们可利用的重要资源。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完善邻避效应重大情况通报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要建立以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彻于工作全过程。要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法》,从法律层面保障网络安全。
总之,各地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科技引领,积极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推进邻避效应应对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