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中,对七大资源类垃圾开展分流分类处理可谓是一大亮点和重要突破。
2015年起,针对市场上尚未自发形成回收处理体系、但具有资源利用属性的七类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废弃织物、年花年桔、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市城管局陆续推动新建了前端分流分类回收处理体系。
在“有害垃圾”回收处理体系中,目前,全市已设置废电池专用回收箱11800多个、废荧光灯管专用回收箱2500多个。今年以来,共回收处理废电池15.9吨、废荧光灯管27.2吨。
在“大件垃圾”回收处理体系中,各区委托企业进行集中收运,目前日均回收量158吨,经拆解破碎后,部分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余纳入生活垃圾收运处理。
在“废弃织物”回收处理体系中,在全市住宅小区(城中村)设置专用回收箱2058个,日均回收旧衣物10吨,经过专业加工后再生制成包装材料、拖把等产品。
在“年花年桔”回收处理体系中,今年春节全市开展专项回收活动,各区委托企业免费预约上门回收或定点收集,将盆栽、泥土、花盆等进行再利用。春节后,共回收处理年花年桔85万盆,既方便市民又节约资源。
在“绿化垃圾”分流处理体系中,市绿化树枝粉碎场日均处理80吨,将修剪枝叶粉碎后沤肥循环利用;市政公园全面推行就地粉碎回填利用,莲花山等6个市属大型公园基本实现绿化垃圾不出园。
在“果蔬垃圾”分流处理体系中,各区正在11个集贸市场(农批市场)和7个大型商超进行试点,目前日均收运量35吨,并纳入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在“餐厨垃圾”分流处理体系中,目前,全市集中收运处理餐厨垃圾约522吨/日、废弃食用油脂约90吨/日,其余纳入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虽然我市七大资源类垃圾分流分类处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资源回收处理全产业链体系尚未有效形成,末端处理能力对前端分类的支撑不足。
传统废品回收系统只是实现了高附加值可回收物的回收,但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链条尚未打通,废品回收完全是随行就市,利大抢收,利小不收,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效果不理想。去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废品回收价格大幅下跌,造成工业废品、低价值可回收物大量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此外,我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足,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未能按规划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多样、各有优缺,其稳定性、经济性仍有待实践检验,直接制约分类推广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