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财经新闻 » 正文

鞍本难以复制宝武模式:十年重组之路 面和心不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7  浏览次数:24
核心提示:早在5年前,工信部在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就制定过一个跨区域重组计划,当时的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都是被作为重点钢企,担任着兼
 早在5年前,工信部在“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就制定过一个跨区域重组计划,当时的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都是被作为重点钢企,担任着兼并重组的主力,宝钢负责整合新疆和广东钢铁企业,武钢负责整合云南和广西钢铁企业。
 
  现如今,宝钢毅然抛下急需重组保壳的八一钢铁和韶钢松山,武钢和柳钢也在去年9月分了手,最终这两家中国南方最大的钢铁公司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全球第二大钢铁巨无霸。
 
  眼看着这一幕,作为当时在十二五规划中同样被钦定的另外两家承担兼并重组大任的重点钢企,首钢和鞍钢却都还在为联姻之后谁当家而争执不下,不属于一个省管辖的首钢和河钢自然是谁也不服谁,连一个省内的鞍钢和本钢都是面和心不和。
 
  按照本钢的说法,这其中自然有地方政府利益、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宝武联姻”之后上可节制三大矿山,下可拓展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市场,真正地迈入全球资源整合时代;而地处东北、背靠矿山的“鞍本”,如果无法保证“结果大于二”,又哪有心思去推进“一加一”呢?
 
  十年重组路
 
  9月21日,鞍钢股份开盘之后便开始直线拉升,仅用了15分钟就冲至涨停板,尽管这一涨停板并未坚持到最终收盘,但是该股当天仍旧大涨6.9%,交易量达到9889万股,创下今年以来的第二大单日成交量。
 
  引发鞍钢股份乃至整个钢铁板块异动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这几天来宝钢和武钢的重组得到最终落实,更重要的是《上海证券报》援引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所透露的消息,国务院近期发布了主要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而6月底正式启动的宝钢武钢重组,正是落实此份文件的一项重要措施,下一步国家推进的兼并重组对象将是鞍钢和本钢,并且“马上就会研究,到年底可能就会对外公布。”
 
  对于市场传出的这一消息,鞍钢股份在9月20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以及控股股东方面均不知情。
 
  这样一份澄而不清的公告,并没有终止市场的想象。
 
  在东北证券行业分析师王小勇看来,“虽然鞍本澄清重组,但此类合并自上而下居多,决定权不在于上市公司或其股东,另一方面此类公告无法证伪传言,也可以解读为企业给自身留有余地。”
 
  时至今日,鞍本的重组已经拖拉了10年有余。早在2005年8月,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两家钢铁企业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就组建了鞍本钢铁集团,成为当年国内钢铁行业重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然而此后,两家钢铁巨头的重组迟迟难以推进,2011年,当时出席鞍本钢铁集团挂牌仪式的原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还曾亲自担任重组推进工作小组组长,也最终没有更加实质性的推进。
 
  本钢集团在其今年的短融债说明书中,对于重组无法获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归结为:“涉及地方政府利益、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
 
  本钢集团也很清楚,两家钢企的合并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从市场的层面,通过重组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在资源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优势,实现两家钢企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然而终究绕不开的是,一家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另一家隶属于辽宁省国资委,两家钢企的重组自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协调,在这个层面之下,还有两家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
 
  对于两家钢企的重组预期,在王小勇看来,“短期内推动力不足,流程长,困难大。”
 
  压力大于示范
 
  面对重组的困境,留给鞍钢的时间并不充裕。
 
  去年,鞍钢股份在其诞辰百年的大喜日子,面临的却是账面上46亿元的巨亏,2012年行业巨亏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来修饰财务报表,但这一招终究是救急不救贫。
 
  对于账面上的巨额亏损,除了整个钢铁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之外,也有投资者将此归咎于鞍钢对攀钢重组,消耗了大量的利润;当然,还有行业分析人士质疑鞍钢在产业布局决策上出现失误。
 
  曾经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提供钢材的鞍钢,虽然也已经成为国内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的钢材供应商,但是现如今却面临着国内汽车行业增长乏力以及行业竞争对手新产线进一步投产的压力,为了稳住市场份额,鞍钢还在加紧建设针对汽车钢项目的60万吨鞍钢神钢冷轧高强钢项目和45万吨广州高强镀锌汽车板项目。
 
  被视为鞍钢优势业务的汽车钢,现如今要面临着宝武合并后的挑战,此前,宝钢在冷轧汽车板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超过50%,是绝对的行业龙头,如果加上武钢,按照长江证券行业分析师的预测其市场份额或将达到65%-70%,鞍钢在汽车钢材上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残酷。
 
  站在鞍钢和本钢的视角,宝钢和武钢的整合所带来的压力,显然要比示范效应来得更直接,而且这种压力是多方面的。
 
  宝武合并之后,卖方机构分析师普遍乐观预期,此次合并有望带来1+1>2的规模效应。按照广发证券的预测,在上游方面,宝武合并之后的每年矿石采购量占全球贸易量的5.19%,占三大矿企平均采购量的24%,原料采购的议价能力会明显提升;在下游方面,除了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之外,宝钢和武钢在湛江和防城港的项目,已经成功卡位,紧邻东盟和印度市场,而这两个市场将是未来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也将是未来重要的钢铁消费区。
 
  如果说宝武合并之后带给鞍钢和本钢的还只是市场的波动,那么300多公里外曹妃甸上的首钢,带给鞍钢和本钢的竞争就更直接了,两大钢企共同挤在一个环渤海经济圈里,首钢股份在去年完成了对京唐钢铁的收购之后,今年上半年在冷轧薄板上的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亿元,超过了鞍钢股份在冷轧板上的收入。
 
  目前,首钢股份已经再次进入停牌筹备重组,正如首钢股份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预言的那样,首钢股份围绕优质资产的证券化将是一场“连续剧”。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