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煤炭价格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
此轮动力煤价格上涨,既是国家去产能、控产量政策效果的显现,也有阶段性、偶发性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夏季异常高温、丰水期来水偏少,使得动力煤预期持续高于预期,同时暴雨天气频繁又对煤炭运输造成不利影响,这是各方始料未及的。同时,年初市场仍沉浸在看空煤炭市场的悲观预期中,用户签订的重点合同量极少,此后市场又继续低估国家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决心,用户、港口存煤水平极低。当上述一系列阶段性、偶发性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市场有效供给出现阶段性紧张、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市场各方才幡然醒悟,“买涨不买跌”心理导致市场预期急速转向,中间商加紧囤煤,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
一旦偶发因素消退了,会如何?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冬季是个“冷冬”,但到底会冷到什么程度,能带来多少煤炭需求,只有到眼前才能见真章。如果真如预期冷冬用煤需求旺盛,那自然最好,市场各方的准备不会白费,煤炭价格即使有所上涨也不会像夏季那样让人措手不及,但如果不是呢?
二是冬季煤价上涨空间或许已被预支,很可能出现回调。
经历了前三季度煤炭市场的洗礼,面对“冷冬”的预期,各方已严阵以待。9月份国家接连启动二级、一级响应预案,月底又开始有条件有序释放部分先进安全高效产能,日均可增产100万吨左右;铁路部门在抓紧检修线路、准备空车;用户加紧备煤、存煤,中间商加紧囤煤。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市场的有效供给必然会大幅增加。
所谓“物极必反”,目前改变煤炭市场供需面的各种力量正在孕育,旺季高需求的预期,加大产能投放政策持续加码,中间商囤煤逐步投放市场,当一系列因素叠加在一起,煤炭有效供给集中释放,很可能出现供给超出需求的情况。如果需求并没有预期的那么旺盛,那煤炭供给阶段性过剩更将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早则在冬季旺季,动力煤价格就会出现趋稳回调,晚则在明年2、3月份动力煤价格很可能出现明显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