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为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该县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按简易三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家家户户配备一池一桶两筐,餐厨垃圾先入桶再入池沤肥,两筐分别放置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卖掉,有毒有害垃圾由村保洁员定期收集,交环保部门统一收运处置。通过分类处理,减少了垃圾乱倒乱扔、混堆混存、资源浪费的现象,从源头上控制了垃圾数量。
数据显示,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一经推行,效果立竿见影。楚江街道荷花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前,6个农业组每天产生垃圾1600公斤,而现在每天垃圾量仅为原来的30%。
趁热打铁,石门不断健全城乡垃圾长效管理制度。2014年,出台了《石门县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规划》,明确了全县垃圾治理新思路:即在源头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在中途增强垃圾清运能力,在末端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出台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考核奖惩办法》《关于建立健全石门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村居层面实行村民环境卫生自治协会和保洁员“全覆盖”;县财政每年预算农村环境整治资金400万元,按季下拨到乡镇;县农村环境整治办每季度组织一次明查暗访,综合评比排名,罚减后三名乡镇的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奖给前三名的乡镇。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县乡村上下都铆足了劲,争相比试干净整洁。
过去,皂市镇岩湾村肖家溪溪流及两边到处都是垃圾,小溪变成了臭水沟。为了改变现状,村里成立了环卫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将乡村环境卫生纳入重要范畴,每季度对每家每户进行卫生打分,评出最清洁、清洁、较清洁、不清洁四个等级,并实施奖惩。虽然奖励的东西也只是洗衣粉、扫把之类的小物件,但大家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涨。而那些张贴了“不清洁”的农户,一段时间在村里都抬不起头,经常见着他们拿起扫把在屋前屋后忙活着,成为石门县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生动缩影。
如今,经过环境综合整治,肖家溪变清澈了,岩湾村变干净了变漂亮了,村民笑了。2016年7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慕名而来深入采访,重点报道推介了这个村子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经验。
当然,岩湾的经验在石门其他乡村特别是偏远的西北山村可能并不适用,因为那些地方还没有建起垃圾转运站、垃圾压缩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11月,石门县与中联重科签订湖南省首个县域全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采用PPP模式,推进石门城区清扫保洁和县域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今年5月19日,中联重科“石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正式奠基。一期工程总投资约5300万元,系湖南省全环境治理第一个落地项目,也是省内第一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垃圾收运体系PPP项目。
据了解,项目将在石门比较偏远的9个乡镇首先布局垃圾转运站压缩站,然后将近郊10个乡镇原有的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垃圾日产日清,避免二次污染。此外,项目还将新建刘家湾大型垃圾水平式压缩转运站,并将其打造成为集压缩减量中转、样板展示、互联网监控中心“三位一体”的样板工程。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6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6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现场考核验收,涌现出省市级生态村307个,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3.6%。石门还先后在全国生态创建培训班、湖南省生态创建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石门县长郭碧勋说:“要让三五年后的石门,成为湘鄂西边界地区一座环境最优美、空气最清新、城乡最干净,到处都能看到青山绿水、碧湖蓝天,到处都有鸟语花香的宜居宜业新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