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海通证券研究员牛品认为,目前整个碳市场交易无论价格还是成交量都处于底部,未来将有巨大上升空间,每年千亿元碳市场空间可期。
以基准线法为主
全国统一碳市场将在2017年启动,碳排放权总量和配额分配办法备受市场关注。蒋兆理表示,我国碳排放配额分配办法“将以基准线法为主,单位产品的排放量在基准线以上,生产的产品越多,获得的配额就越大;处于基准线以下的企业就需要加大投资,让单位产品的排放量高于基准线,否则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向市场购买碳排放权,或者只能退出市场。”
“只有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热电联产,在碳排放配额分配过程中,仍将阶段性地实施碳强度法,但最终目标还是要统一实行基准线法。”蒋兆理补充道。
在制度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案已上报国务院,预计年底前获批。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张希良认为,规划全国统一碳市场配额总量需要遵循几个原则:覆盖行业尽量宽,企业门槛尽量低,碳强度下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可能避免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不影响覆盖行业经济活动水平等。进行配额分配的指导原则应该是以免费发放为主,并且符合总量设定的目标。
蒋兆理认为,我国鼓励减排的政策工具必须从行政命令型、财税鼓励型向市场型转变。
两类公司将受益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初步估计,每吨300元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才能真正发挥低碳转型的引导作用。若以当年全国7个试点地区的碳价平均标准测算,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规模可以达到12亿-80亿元;如果考虑碳期货进入碳市场,交易规模将放大到600亿-4000亿元。
牛品认为,现在是投资碳市场的一个非常好的时点。目前碳价处于底部,大部分交易所的价格已降到20元左右。在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之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未来碳价仍然有巨大上升空间。
碳行业产业链包括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审定机构、清洁能源运营商等。牛品分析,两类公司将率先受益于千亿碳市场的启动。
“我们最看好的是碳资产管理公司。这类公司是新增需求,没有重资产,需求量也很大。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考虑交易佣金、CCER项目、盘查等,这个市场就有百亿。再加上做市、托管、质押业务,每年千亿的市场需求完全不成问题。”牛品说。
第二是清洁能源运营商,它们可以通过申请CCER获得一些额外的利润。对于风电来说,通过碳交易净利润提升大概能达到12%,光伏能达到9%,水电达到20%。另外还有一些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以及甲烷回收等公司,未来都有可能从碳市场受益。
“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覆盖整个产业链,既有碳资产管理公司,又有清洁能源运营商,还有节能减排能力的话,那么这个公司就具有成为龙头的可能性。”牛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