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环卫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编辑手记:构建良性经济循环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9  浏览次数:33
核心提示:  从2000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经过10多年努力,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取得很大进步,
   从2000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经过10多年努力,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取得很大进步,但垃圾分类“分什么”“怎么分”“分类之后怎么处理”的路径和技术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
 
  在垃圾产生、收集、分类、运输、处理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群体和利益,任何一个环节出梗阻,垃圾回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假如回收利用与政府设置的分类收集之间未能有效对接,垃圾分类就会形同虚设。再比如,垃圾运输环节如果仅靠环卫部门,变相的垄断也会给运输造成困难。从这个角度说,广州“西村模式”,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企业运作、社会组织推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进展不大,除了底数不清、目标不明、缺乏责任主体等原因外,还有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经济调节手段。在发达国家,塑料瓶子、废纸可以卖钱,人们就会主动将其挑出来回收;在巴西,一家高科技企业发现香蕉皮可以提取高效去污剂,香蕉皮就被挑出回收……如果在垃圾分类回收上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体,让生产厂商、消费者、环卫部门、运输物流及处理利用的市场主体都能获得充分利益,垃圾分类现状就可以得到改变。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