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铁笼”移动执法终端投入使用,让城管工作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扫、收、转、运、处”无缝衔接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打通前端分类到终端处理的产业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让“地沟油”远离百姓餐桌……
近年来,市城管局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路、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一系列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继续在全省走前列、做表率,有力保障了贵阳和谐健康发展和城市建设快速有序进行。
运用大数据
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
大数据是贵阳的一张响亮名片,是贵州、贵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选择。
早在2015年8月,继市交管局和市住建局之后,市城管局等10家单位被纳入贵阳市“数据铁笼”反腐行动计划试点。城市管理“数据铁笼”建设按照“1+2+4+N”模式进行:“1”指1个大数据汇总分析平台,“2”指云计算平台和GIS地理信息平台两个支撑系统,“4”指城市管理行政审批、渣土运输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城市管理百姓拍4个“数据铁笼”业务系统,“N”指未来拓展到市政、环卫等多方面的“数据铁笼”应用。
瞄准新目标
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让城市更美丽、让环境更宜居、让人民更满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城管局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开拓创新,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市城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大数据为引领,围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重点工作、重点任务。
在全面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方面,将继续推进“大环卫一体化”改革,中心城区实现“大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全面覆盖,一市三县全面推广,启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2017年底前完成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领域的职能划转及机构设置,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同时,全面推进“整脏治乱”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以中华路等主要道路景观规划及整治成果作为样板,巩固提升户外广告整治成果,逐步实施其他道路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提升工作,完成云岩、南明、花溪、乌当、白云、观山湖及修文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城市各项工作标准化管理,全市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综合执法实行全覆盖考核督查,推广使用城市管理“百姓拍”APP手机信息终端,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数据铁笼”在主城区全覆盖,努力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环卫一体化
旧貌换新颜
从2015年开始,贵阳强力推进环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重新进行竞争招投标的方式,引进有实力的环卫公司具体作业,逐步搭建“扫、收、转、运、处”无缝衔接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格局。
“通过重新招投标,加大了市场竞争力度,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淘汰那些‘小、散、乱’的外包企业,更有利于提高环卫水平。”市城管局环卫处处长周小庆说,市场化公司通过购买政府环卫资产或政府环卫资产评估入股两种方式,实现政府原有环卫资产的妥善处置,有效避免了政府原有环卫资产闲置情况的出现。
截至目前,全市主城区大环卫一体化改革基本完成,云岩、南明、观山湖、花溪、乌当、经开区以及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已实行大环卫一体化综合保洁,环境卫生专业化、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区主次干道的环卫机械化率从53%提升到84%。
今年9月,具有12种功能模块、实现9大类执法流程优化与再造的首批600台“数据铁笼”移动执法终端,陆续发放到贵阳市城市综合执法支队、市渣土处、云岩区、南明区、经开区。这一终端优化了执法案件流转时限,从按天计算缩短到按分钟计算,同时实现调查、取证、审批、文书出具全程电子化,实现执法行为的全程记录与全程监管。
渣土车管理向来是城市管理部门的痛点和难点。针对这一点,市城管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绿色渣运,完成渣土监控平台的升级改造工作,并整合住建部门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和“平安贵阳”监控系统,初步建立工地出入口渣土运输监控系统、合法消纳场监控系统、执法人员执法网格管理和监管调度系统、渣土运输车辆CPR管理系统,硬件设施达到“三项远程监管”效果。此外,市城管局还与渣土运输公司化的企业对接,将已安装的50辆智能化渣土车辆GPS定位装置系统纳入渣土监控平台实施远程监管。同时,成立渣土运输行业协会,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在城市管理中,市城管局还将大数据运用于管控违法建筑,计划运用数字航空摄影测绘,卫星图片、航拍图片对比等方式,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市违法建筑的存量、增量情况。
利用新技术
破解垃圾处理难题
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十几年前,贵阳分别建成高雁、比例坝两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承担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仅高雁垃圾场,现在每天有400车、2000吨垃圾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多年以来,高雁垃圾场已严重超负荷运转,环境破坏隐患严重。
去年6月10日,市城管局与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贵阳市高雁、比例坝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改升级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在这个签约项目中,垃圾综合处理生产线主要由高雁垃圾场完成,把原来的卫生填埋方式转变为综合处理工艺,使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可减少80%的填埋垃圾,延长高雁垃圾场使用寿命30年。
目前,高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线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带负荷试运行。技改升级综合处理线的工艺以机械分选工艺为基础,将进入的生活垃圾进行工厂化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填埋量,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少化、无害化处理。在这里,生活垃圾入场后,先通过一系列设备进行“磁选”,把容易回收利用的金属物吸附出来;再通过一系列设备,进行“风选”,把大的塑料分出来,制成塑木,成为节能建材。
分选过后,就是“分质”,主要是通过高压挤压,把垃圾分成“干物质”和“湿物质”。“干物质”热值高,可以加工成燃料棒,作为煤的替代品进行销售;“湿物质”生化性好,通过厌氧方式进行发酵、产生沼气,用来发电或民用;剩下的沼渣可以堆肥成营养土,进行园林绿化。
技改升级项目,逐步将高雁填埋场原填埋区改造为惰性填埋区,彻底消除填埋堆体的污染,使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