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白沙村跟许多农村一样,随处可见的垃圾曾经让村民苦不堪言。“村里随处可见散发着恶臭的垃圾,马路上、池塘边、巷子里、院子周围,还有树枝上、草丛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塑料袋随风飘动。我们这几乎成了‘垃圾围村’的典型。”村支部书记黄新根回忆说。
“垃圾围村”是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去年以来,峡江县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在全县开展“三清理三整治”活动,向垃圾“宣战”。白沙村也开展了大整治,还专门配备了2名保洁员和16个垃圾桶等设备。可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还是没有大的改观。“往往是今天把垃圾收拾完了,第二天又到处都是。”保洁员郭耐牯无耐地说。
“这跟村民生活方式和缺乏环保意识有关。”负责戈坪乡农村清洁工程的乡人大主席邹晓青说。她表示,一方面村民嫌把垃圾要扔到“指定”的垃圾桶去很麻烦,为图方便就随地乱扔;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看到别人乱扔垃圾,自然也就“想扔就扔”。
如何让村民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村居环境?今年12月初,白沙村在乡政府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设立“垃圾兑换银行”,垃圾可以兑换商品!
“垃圾兑换银行”设有垃圾回收区、回收登记区和商品兑换区,还在墙上醒目位置挂着“垃圾兑换项目表”“垃圾分类积分制度”等标示图。人们可凭收集或捡拾来的垃圾,按照积分兑换自己想要的牙膏、牙刷、肥皂、洗洁净、食用盐等生活用品和作业本、圆珠笔等学习用品。
今年75岁的村民廖海牯开始并不相信,可当他提着21个矿泉水瓶兑换到了一包食用盐的时候,老人逢人便说:“垃圾也能换东西,以后再不要乱扔了,要好好收集起来!”一时间,塑料袋、废电池、香烟头、矿泉水瓶等垃圾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乱扔垃圾的没了,主动捡拾垃圾的多了。
6岁的黄馨媛刚上一年级,却和妹妹黄馨怡成了“垃圾兑换银行”的“常客”。每次都是一人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垃圾。这次姐妹俩提来了38个矿泉水瓶、82个香烟头和10节废电池,她们只兑换了2本作业本。黄馨媛一脸神秘地说:“剩余的积分我们先‘存’起来,等下次需要的时候再来兑换。”
“大人们在做,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就跟着学了。”黄新根说,“如今看到垃圾,大家都抢着捡。村里变得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