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3余亩的处理中心,配备了垃圾压缩机、堆肥机、沼气池、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等,具备垃圾中转、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沼三大功能。负责该项目的乡干部王月亮说,像这样的“三合一”农村垃圾综合处理模式,在全省尚属首创。
近些年,垃圾分类逐渐普及,但有效处置却因需要大量投入而相对滞后。财政同样吃紧的常山,去年在同弓乡试点“三合一”模式,打破部门间的藩篱,整合农办、农业局、环卫等多个口子的项目和资金,集中资源建设“一站式”综合处理中心,有效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
“减少了重复建设,又提高了设施利用率。”王月亮相告,一般的有机垃圾处理和秸秆处理都用得上的制沼系统,在“三合一”后建一个就够。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堆肥机等同样一机多用,加上土地、道路、供电等配套设施,投资减少至少一半以上。同弓乡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仅投入400余万元,便满足了全乡8个村,1万多人口的垃圾处理需要。
从分散到集中,垃圾处理的效果也在提高。“设备齐、功能全,就可以统筹使用。”王月亮说,堆肥需要时间,春节期间厨余垃圾增多,堆肥机忙不过来就可以让易储存的秸秆“让路”,用来制沼。而分散处理的话,即使相互之间可以调剂,运输过程也难免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集中形成规模,垃圾资源化后更易商业化。试运行期间,作为设备供应商的衢州一家沼气工程公司负责人也在现场,一边做技术指导,一边观察产出情况。“全乡的垃圾都进行处理,带来的沼气和有机肥产量十分可观。”该负责人说,他们正在与乡里洽谈,准备拿下处理中心的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