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色运动的开展,全球进入了一个绿色经济时代,各国纷纷进行产业结构的“绿色”调整。
有专家学者认为,绿色产业的融资量是巨大的,绿色产业包含环保、节能、新能源、清洁交通、清洁建筑等行业。就我国而言,我国政府只能提供大概10%-15%的库存,也就是说有85%以上的绿色投资必须来自于民间,因此,怎么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是关键。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绿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峥。他认为,绿色项目通常投资期限长、前期投入大、收益期比较长,且投资风险较高。动员和激励更多私人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中,关键是要使私人资本的绿色投资降低风险、提升收益。具体来看有两点。
一是降低私人资本的投资风险。由于很多绿色项目都具有正的外部性且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收益可能会低于一般性商业项目,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可能不强。因此,可通过财政贴息、担保、再贷款等办法来降低这类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提高绿色项目回报率。
二是完善收益成本风险共担机制。可通过建立公共财政和私人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绿色产业基金,重点针对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的水环境保护、空气治理、土壤修复等绿色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作用,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提高私人资本等参与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吴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通过金融手段切实提高绿色项目的收益率,保障民间投资的权益是关键。
吴琦具体阐述道,如对绿色贷款提供贴息,直接降低融资成本;完善绿色债券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等;政府对项目提供担保,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开发科学合理的绿色指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种绿色基金和绿色理财产品,让社会投资者有更多的渠道了解绿色项目,投资绿色产业;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
此外,吴琦认为,从政策层面完善绿色投资的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优化绿色投资项目审批;完善财政、金融、技术、监管等相关政策,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明确绿色投资的界定标准、信息披露、资金用途等;加强政策执行和督查,为民间资本参与绿色投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