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再生资源、生活垃圾以一种独有的方式维持在两条并行不悖的轨道上。
这种中国特色两网并行的模式里,走街串巷的拾荒人员充当了重要角色,承担了我国垃圾回收的主要工作。
我国年产生活垃圾量约1.5亿吨,其中27%为可回收部分,基本上都由拾荒人员和市场化企业提前回收了,进入到再生资源网络。余下73%的生活垃圾中有40%为低值回收物,然而由于处理能力、设施条件、回报率等局限,回收率非常低,基本上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合在一起,直接焚烧或填埋处理。
再生资源网络濒临瓦解,生活垃圾网络超负荷运载
然而,这条挑大梁的再生资源网络如今却面临着瓦解的压力。
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进入有史以来最艰难的阶段,资源品种价格全面下跌,保守估计超200万人退出行业。
随着再生资源网络的沦陷,并行不悖的稳固模式被打破,属于再生资源的垃圾一旦全部流入生活垃圾网络,将给原本就自顾不暇的终端处置设施带来难以负荷的压力。
随着公众对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清洁利用水平认识的加深,公众对低值回收物的回收愿望加强,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也亟需一场面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变革。
两网融合是重构生活垃圾网络的利器
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两网融合,即把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基于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清运中转、终端处置业务条线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投放点的整合统一、作业队伍的整编、设施场地的共享等,并依托现代科技,实施精细化、智慧化、全面化的管理服务。
两网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出售废品,提升收运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终端处置的效率,使不同类型的垃圾能得到合理分流、合理处置和循环、再生利用。这一做法不仅仅能够提升垃圾回收利用率,节约管理经费,更能够准确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引导全社会关注生活垃圾的全过程管理,让居民享受到价格透明、便捷的回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