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银色的梦想,为东轻铸就银色的辉煌,为祖国擎起银色的脊梁,为世界奏响银色的乐章。”在东北轻合金历届春节晚会上,厂歌《银色的梦想》都会响彻在文化宫剧场。这个始终坚持“军工第一、质量第一、品种第一”原则的中央直属企业,经过优先配置生产资源,不断拓展产能瓶颈,提高生产效率,军品产量持续增长,为我国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和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大量高品质铝合金材料,被中航工业授予大运工程国产材料配套“金牌供应商”称号。2016年,在我国航天60周年之际,这一系列的航天壮举令国人振奋和自豪,同时也让东轻人感受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公司的“铝”创奇迹,信念,让公司阔步走在了国家航空航天军工保障的最前沿。
保供——不惜一切代价
“要坚持“军工第一”的原则,不惜一切代价把军品保供作为首要任务,这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公司深度结构调整和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发展。”公司总经理范云强在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上说。
大运型号用材料是公司研制的用于军工配套的重要科研成果,也是国防航空领域的重点型号,主要用于机翼壁板、框、梁、肋等型号结构件的制造。针对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公司全力调动生产、技术、装备、质量等系统积极组织精细化生产,按照材料品种及需求量的匹配要求安排生产,并派专人负责跟踪,及时反馈现场生产情况,实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全力推进生产进度,保证整架份用材料的交货,满足材料的装机需求。
记者在中厚板厂辊底炉生产现场见到了正在记录生产卡片的热处理工区工长于增源,当谈起大运某合金项目时,于增源满脸成就感。他语速略快地告诉记者:“大运某合金板材在通过我们辊底炉的时侯,哪怕耽搁一分钟,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产品出炉前后,我们是在和时间作较量。”记者在中厚板厂了解到,为了按照工艺要求生产板材,他们选派了优秀班组进行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于增源作为生产人员一份子,更是连续三天都奋斗在生产现场。这期间,孩子高烧不退,于增源的爱人只能一人带孩子去医院,经检查,孩子得了肺炎,必须住院治疗,而此时的于增源为了守护军工产品生产能顺利进行,只有在生产间隙时,让同事暂时帮忙盯着现场,匆忙跑到医院看一眼孩子病情,再赶紧赶回中厚板厂。“我心里对孩子很内疚,没办法啊,但上天入地的军工产品可不能在咱们手中耽搁了,亏欠孩子的,等忙完再通过别的方式给孩子补过吧。”在生产、技术和设备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生产的7炉产品全都正常出炉,且板材板型良好。半个月后,经过技术中心检测,性能全部合格。2016年,仅大运用铝合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供货约1700吨,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了良好的东轻形象。也正因此,大运机翼板用某两种合金大规格产品研制及其产业化获得公司2016年科技创新项目特等奖。
2016年,公司还按照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方针,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走访了各主机厂,研究院所等军工重点用户,围绕新机型以及航天载人探月工程用材料开展攻关和技术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型号材料研制及保供情况和要求,确保了材料生产与主机厂应用的有效衔接,了解客户所需、所急,建立双向互通渠道,一起做好物料计划的统筹性及有效性,以便于公司在生产组织方面做到有效资源转换为有效产能。他们还加强了特宽厚板、超高强铝合金锻环、多层复合板等航空用高附加值板材的产品开发,加快军品技术成果转化,推进了军民深度融合。
突破——绞尽脑汁合力攻关
在铝加工行业,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的突破。公司面对大客型号任务的紧迫性及其所用某合金材料研制任务的压力,举全公司之力制定、细化、优化研制工作方案,绞尽脑汁,合力攻关,最终突破了某合金板材强韧性匹配的关键技术。
“当时是傍晚10点多,课题组所有人员都坐在实验室里,紧张地盯着拉伸测试曲线,等待着实验数据。紧张的心情让我们觉得,即使一分钟的等待,也仿佛过去了半个世纪。”该项目负责人、技术中心研发部王凤春说。公司统筹安排组织生产试制,以最优的设备系统作为研制工作的装备保障,在熔铸、轧制、热处理、检测分析等各个试制检测工序均安排专人跟踪每个研制环节的情况。同时,与各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紧密合作,就材料强韧性的匹配问题举行多次技术交流,讨论制定工艺合理性方案,并开展多轮次的工艺合理性验证试验。
公司按照大客材料体系的要求,在商飞公司的指导下,逐步对材料研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当打开电脑软件查看数据结果时,在场的所有科研人员不由得大声欢呼。数据结果一锤定音,这项成果的历史意义,此时,我们都无法用言语表达。”王凤春激动中还伴有自豪感。该项目将对后续大型客机的机翼壁板的试制、生产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大型飞机用主体材料的国内自主保障、提升我国先进军、民用飞机材料生产,起到坚实设备保障,对于增强国防实力、提升我国铝加工工业和航空工业整体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同时,公司还按照大客材料的指标要求,结合优化的工艺参数,完善了某合金材料的工艺控制文件,并通过了商飞公司的预审批。随后,公司按照工艺控制文件要求,开展了后续多批次的验证试验,制备出了大客用的全尺寸板材,且厂内检测结果均满足大客材料的指标要求。航材院对部分性能进行的复验结果均符合大客材料的指标要求,目前,正等待航材院对其他性能的检测结果,本项目计划于2017年3月份进行项目的转阶段评审。
创新——永远没有休止符
创新没有休止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主动。要想为企业打造一把攻取市场的"长弓",从技术工艺优化到生产过程监控再到最后质量检验,这一道道工序,必须通过不断深化和细化,才能最终确立行业高品质标准。
从天宫二号到神舟十一号再到长征五号,在我国航天60周年之际,一系列的航天壮举令国人振奋和自豪。多年来,公司数百名科研人员和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奋战在科研一线,攻克了无数个技术难题,经过艰苦的攻关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航天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填补了我国空白。经过一次次火箭发射成功,公司成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铝合金材料指定生产厂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合金材料,被确定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需的定型产品。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推进舱、燃料舱及其他结构都需要大量的铝合金材料。除了关键产品需要工艺研究、质量攻关之外,该类材料要求绝对的稳定和可靠,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苛刻,即组织均匀、性能稳定,要求工艺流程和参数固化,质量保证要求万无一失。公司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取得了一些列重大科研成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提供了大量高强、高韧、高耐蚀性铝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板材、型材、棒材、线材和锻件等制品,主要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外壳蒙皮、加强筋、结构件、点火装置以及承力构件等关键部位。
公司副总经理吕新宇向记者介绍说:“这次发射成功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在2006年立项研制的一次性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将应用在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该火箭系列对铝合金材料性能、规格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强度和耐蚀性等综合性能几近苛刻。“为保证这些高综合性能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我们针对航天产品前期投入大、规格复杂、品种多、用量少等实际情况,全力克服技术要求高、生产不连续、成本控制压力大等困难,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从熔炼铸造到轧制成形,从热处理到内部组织探伤,从挤压到锻造,每一个工序和流程都充满着尖端挑战,工艺参数极其严格。”技术中心负责人王国军说。
随着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长征七号火箭多用途飞船返回舱的成功着陆,进一步证实了公司研制铝镁钪合金材料的质量可靠性。2016年,公司完成载人空间舱地面实验用料某合金板材及锻件产品近35吨,该合金大规格铸锭的制备技术和加工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某院所正在进行东轻公司供货的某合金板材和锻件进行加工和实验,根据实验情况待定下一轮的载人空间舱用铝镁钪合金材料的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