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大连市与上海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大连市发改委获悉,双方对口合作的方案定稿已上报有关部门,预计4月份左右能够出台。
大连市发改委振兴发展和地区经济处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合作是全方位的合作,不仅局限于产业、体制、机制等合作,还包括政府管理、国企改革等一系列合作。
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认为:“东北振兴已经提了多年,但目前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口合作这种方式就给大连增加了一种外部力量,促进内外部共同发展。”
增强上海辐射带动效应
为什么是大连与上海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分析,从区位条件上看,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在环渤海区域占据重要位置,上海是长三角重要的港口城市,两地同为沿海开放城市,存在很多相似性;从经济水平来看,二者在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方面都有所发展,大连又是东北强市,经济基础强,可以较好地与上海展开经济方面的协作。
据了解,大连目前已经拥有自贸试验区、金普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功能载体,可以对接上海航运、物流业等。而对上海来言,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与大连合作能够弥补在资源方面的不足。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对口合作不同于以往的对口资源或对口扶贫,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个“1+1大于2”的效果就在于:除了对当地产生直接的经济效应,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合作能更好地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效应,将更多的经验推广到全国。
“上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要起到示范作用。上海身负多重国家战略,还有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需要辐射更大的市场,尤其在带动大连发展之后,其对东北的辐射示范效应也是不言而喻的,能够产生更多的合作效应。”周伟林说。
合作领域初步确定
两个城市对口合作具体如何展开有望进一步确定,但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二者合作的领域已初步确定。
上述大连振兴发展和地区经济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大连各区县、一些园区已与上海有关高新技术区达成了合作意向,包括口岸、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
大连市市长肖盛峰此前在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到,要加快复制上海先进经验,推动两地在港航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旅游、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会展文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参与对口合作,加快形成集聚效应。
“作为老工业基地,大连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基础较好,双方可以在装备制造、机械制造、船舶机械制造业等开展合作;同作为港口城市,港航口岸和物流服务方面,大连可以学习上海先进管理理念。”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卢汉龙说。
除了产业合作,周伟林认为,促进大连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应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连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大型国有企业占据多数,与上海相比,企业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较弱。上海此前也经历过改革的阵痛期,大连可以学习上海体制改革的经验,比如国企改制、政府管理机制改革等。”
此外,卢汉龙表示,这种合作不是“拉郎配”,要在制度引领之下,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企业达成真正的合作意愿之后才能产生新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