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具有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等特点,在全球广泛使用。但塑料袋降解周期极长,处理困难,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各国相继出台“限塑令”、“禁塑令”,为推进塑料限禁令,软硬兼施。
各国推进塑料限禁令软硬兼施
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报道,我国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7年来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 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集贸市场执法难,公众认识不一致,替代产品成本高等问题,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今后,国家将重点鼓励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加速替代产品的市场化过程,另一方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垃圾分类回收,解决塑料购物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早在2009年初,印度首都新德里就成为全球禁塑最彻底的城市,店员或顾客使用了塑料袋将面临5年监禁或者10万卢比(约合1370英镑)的严惩。随着经济发展,印度在推进禁令的同时,用激励机制为废弃的塑料创造更具建设性的方式。例如,印度在去年11月通过新法,鼓励路面建设者在公路施工中混入沥青和混入废塑料,推动回收利用发展、减少浪费;当然惩罚性措施也在继续,印度最大的北方邦在去年12月底通过了一项塑料禁令。
在德国,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需要缴纳回收费;在韩国,100韩元购买的塑料袋,商店会原价收回这些袋子,顾客也可以拿旧袋子到商店或超市换新袋子,通过多方协调提高塑料购物袋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白色污染。
随着塑料限禁令的规划化实施管理,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取得了不俗的成效,然而限塑之路任重而道远,环球塑化网表示,这需要全球各地人民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积极使用可降解塑料等替代品,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再生,解决塑料购物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