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低”造就行情走高
当前的行情让大家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一夜之间钢市迎来了全面的复苏。用一句时髦的话讲,当下的钢市确实够“猴赛雷”的。钢市开市之后价格表现如此抢眼,和当前钢市的“两低”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是钢材产量低。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月下旬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58万吨,1月份会员钢企粗钢日均产量数据为159.7万吨;而2015年同期这个数据分别为168.8万吨和177.8万吨。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低10.8万吨和18.1万吨。加上一些编外的非会员单位因为形势不好而停产,据笔者测算,2016年1月全国粗钢产量要比2015年同期低6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2015年12月全国粗钢产量比2014年低5.2%。当前钢铁行业的粗钢产量已经由过去的居高不下开始向低位运行过渡。而考虑到2月份节假日因素影响,钢企全面复查多集中在2月底3月初,因此,2月全国粗钢产量依然处于低位。如此低的粗钢产量极大地缓解了供给压力,对钢价的上涨提供了明显的支撑。
与此同时,钢材库存也处于低位。钢材产量偏低导致了当前无论是钢企库存,还是社会库存,都普遍偏低的结果。这使钢企和贸易商消化原有钢材库存的压力并不大。在市场操作方面,需要用当季的钢材产量加上原有的库存才能满足当季的终端需求。如前文所述,当前钢企的钢材产量偏低,即使当前开足马力生产,也需要一段时间产能才能够得以释放。因此,在低库存和低产量的相互作用下,短期内钢市会延续供给偏紧,出现价格“走俏”的行情。
除了“两低”之外,以铁矿石和钢坯为首的原料市场价格上扬对本轮钢价的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难言反转后市须谨慎
这是否意味着钢市就此告别寒冬,迎来反转了呢?在笔者看来,综合当前的因素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上述因素只能帮助钢市迎来阶段性反弹,当前并不具备彻底反转的条件。
其一,就钢市1年的周期而言,2月份的钢市实际上是一年中需求最弱的时候。钢市在这个时候迎来上涨的行情,除了前面提到的低库存、低产量的刺激之外,更主要的可能是中间商对于3月份市场的看好,提前补库刺激钢价上涨,使得市场提早进入了上行通道当中。这种行情一方面有提早透支行情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无成交量的空涨。在没有终端需求的有效跟进的情况下,上涨行情很难有持续性。因此,也就谈不上带动市场整体迎来反转了。
其二,就制衡因素而言,当前制约钢市迎来反转的产能、资金等方面因素并没有因为钢价的上涨迎来实质性的变化。以钢铁行业最缺的资金为例,尽管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对钢铁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但是,这种利好也只是针对少数钢企,难以改善整个钢铁行业资金偏紧的状况。对于钢市而言,钢铁行业的总资金规模依然受到严格控制,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很难惠及到钢铁行业。因此,资金量偏紧,资金流动性差依然是2016年钢市的主基调,钢市很可能像2015年一样在纠结和反复筑底中度过,很难迎来反转。
其三,就政策层面而言,利好很难在短期内兑现成需求。据笔者了解,春节前后,钢市迎来利好政策的“密集轰炸”。其中,春节前国务院连续出台钢铁及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脱困发展意见,央行、银监会发布下调房贷首付比例的新政。春节后,央行、银监会等八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财政部发布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央行、住建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
楼市“去库存”和钢市“去产能”成了今年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两件大事。但是,前者对于钢市的刺激也仅限于信心的提振。因为楼市“去库存”就意味着新开工项目必然受到影响。后者虽然供给侧改革政策集中出台,但是,由于钢铁行业去产能波及面广泛,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因此,国家政策面利好消息短期内很难在钢市供给两端起到作用,很难兑现成实质利好,从而刺激钢市迎来反转。
综合来看,尽管钢市涨势喜人,但是还远未到反转的窗口期。只是在“两低”效应的作用下,加上原料市场的推波助澜,短期内形成震荡偏强的格局。特别是一些市场紧缺规格,价格进一步“走俏”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是,对于后期市场而言,需求才是决定钢市最终走向的关键。随着中间商补库结束以及钢厂复产市场资源投放的增加,未来钢价持续上涨的压力正在增大。因此,对于厂商而言,在操作上应保持谨慎,切勿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