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仲夏,发生在重庆的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不少重庆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以“重庆蓝”为主题的图文段子,连续一周刷屏。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曾经重工业云集、以“雾都”闻名的重庆,市民尤其期盼优良的空气质量。于是,重庆一旦有了蓝天白云,市民们就通过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这种现实,其实也是一种民意期待。
近几年,我们持续开展蓝天行动,伴随着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成绩单——从主城区优良天数看,2013年是206天,2014年是246天,2015年是292天。
而谈虎色变的PM2.5,重庆的该指标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7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8.6%,提前完成了国家考核提出的2017年下降15%的目标。
别小看我希望能多出来的8个蓝天数,它意味着重庆将在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度治理。其中,交通污染是块“硬骨头”,重庆的交通污染约占大气污染的三成比例。如今,重庆私家车等小型载客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235万辆,并且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还有4万辆黄标车需要淘汰,2016年底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油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另外,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任务也很艰巨。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市民朋友的积极支持与理解。一边开着大排量越野车或黄标车,一边刷朋友圈抱怨“污染重,蓝天少”的戏剧性情节,不应该出现。因为,这个心愿是我的,更是大家的。它属于生活在巴山蜀水的所有人,需要我们共同去完成。
第二个心愿,我希望全市160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提出这个愿望的背景是:三峡库区是长江重要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生态环境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
尽管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本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仍是短板。全市应该建158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现在建了809座,还差一半,这对水环境保护造成很大压力。
要实现这个心愿,重庆从2015年6月已经着手,通过整合国家和市财政投资形成的110多亿元乡镇污水处理资产,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150亿元,并采取PPP模式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确保2017年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因此,这个民生心愿具备连贯性。今年,重庆将完成已开工污水处理厂172座、新开工建成54座,完成442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及前期手续,并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强化专业化管理,实现正常运行。
尽管这个心愿是明年吹响的“终场哨”,但如果上半场踢得不好,又怎么能指望下半场踢得像巴西。因此,不仅一开始要有赢的信心准备,更要有艰辛的付出、做事的本领和专业的方法。
我的第三个新年心愿,希望重庆主城区56个湖库,治得水清岸绿无味。
几年前,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市政管网建设不配套等原因,56个湖库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甚至成为黑臭水体,市民反映强烈。
夸张点说,如果朋友圈提前几年风靡,集中吐槽的可能就是臭水。因为它最直观影响到百姓生活——如果花钱买了湖边小区,没过两年,湖里味难闻、景难看,换谁谁不吐槽?
从2013年开始,重庆市将治理56个湖库列入25件重点民生实事大力推进。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彩云湖、化龙湖等一批湖库已实现水清岸绿,成为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但另一组最新数据也凸显出问题:56个湖库仍有20个湖库由于缺少生态补水且处于人员活动密集地区,而难以稳定保持良好水质。因此,我期望用两年时间,通过源头治污、地表径流处理、湖库生物群落构建、湖库生态补水等多方面的努力,为百姓描绘值得期待的湖畔生活画面。
2016年,我期待这三个心愿能从概念变为现实,与大家分享绿色生活刷屏朋友圈的快乐。因为,对于一个环保人来说,这种快乐简单、真实又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