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世界的机遇,也是中国企业的机遇。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26日举办的“"一带一路"是多彩之路”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企业提供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
企业完成转型最好的地方
“"一带一路"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虽然沿线地区的政治、制度、市场、经济和经营风险都比较高,但是这里也往往是全球竞争最薄弱的地方,因此,也恰恰是中国企业完成转型最好的地方。
在张燕生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一般采用两种不同路径,其中之一是走“一带一路”,在风险较高、竞争较弱的地区,完成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脱胎换骨式转型,比如华为就是这种模式的范例。
“在中国企业过去30多年的代工生产中,企业的技术、品牌、渠道都不是自己的,只有低成本要素是中国企业自己的。从这个角度讲,"一带一路"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企业完成从代工到自主,从以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竞争到依靠竞争力参与竞争,从之前简单的模仿、抄袭,到转为自主创新的必由阶段。”张燕生说。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看来,“一带一路”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全球视野里去考虑问题。
“我国从经济高速增长期进入现在的新常态,新常态也意味着一种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路径。中国企业,中国的经济必须要到全球市场去,不到全球去谋划,就没法转型升级。”刘卫东说。
重点项目渐次落地
在全球视野里谋未来,“一带一路”在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50年里,将为全世界的合作共赢带来光明前景。
“全球都存在产能过剩,但是在"一带一路"沿线,产能却严重短缺。把全球过剩的产能送到严重短缺的地方,将有利于全球再平衡。”张燕生说。
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造福于整个世界经济。张燕生认为,“一带一路”交通、能源和通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仅将使沿线经济体人民直接受益,也会增进沿线与其他地区的全方位合作,进而提升全世界经济的福利水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经济形势跟踪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到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阶段性进展,形成畅通到印度洋、波斯湾、波罗的海、地中海的运输大通道;泛亚铁路、经中亚、西亚、波斯湾的铁路通道力争未来把亚洲、欧洲、非洲铁路网高效联通。另一方面,国际产能合作取得初步成果,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雅万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中俄和中亚油气管线、皎漂湾、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白工业园等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机制性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一带一路”全面转向机制性建设。
不过,与会专家同时提醒,考虑到沿线地区的政治、经济、市场等风险较高,因此,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微观层面,企业可研究提供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