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财经新闻 » 正文

新华社追问“民生银行假理财”案:是什么让银行内鬼有恃无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9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题:银行竟卖“假理财”,是什么让银行“内鬼”有恃无恐?新华社记者吴雨、李延霞针对备受关注的“假理财”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题:银行竟卖“假理财”,是什么让银行“内鬼”有恃无恐?

新华社记者吴雨、李延霞

针对备受关注的“假理财”案件,民生银行(600016,股吧)27日对外披露,截至目前,经民生银行工作组逐笔与客户登记核实,涉案金额约16.5亿元;并承认内控管理存在漏洞。为什么“假理财”运行多期、巨额资金汇集没有引起银行内控发现?在监管部门加强理财销售“双录”的背景下,为何违规销售理财的行为仍有恃无恐?

银行竟卖“假理财”?

近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日前该行北京分行发现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有涉嫌违法行为,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张颖目前正在接受公安部门调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表示,航天桥支行案件是理财产品造假案。

据购买该款“假理财”的投资人初步统计,“假理财”涉及的投资规模近30亿元。对此,民生银行回应称,截至目前,经民生银行工作组逐笔与客户登记核实,涉案金额约16.5亿元,涉及客户约150余人。

一款“假理财”产品如何能忽悠上百位私人银行客户?民生银行透露,依据目前初步掌握的线索,此案系张颖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作为资金归集账户,编造虚假投资理财产品和理财转让产品。

从投资人提供的数份投资合同看,这款“假理财”原本的预期收益率从4.2%到5.5%不等,在银行收益中表现平平。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投资人,原始投资人急需用钱要转让没有到期的理财产品并承诺放弃部分收益,让这个理财产品摇身一变,收益率超过了8.4%,有的收益率甚至达到11%。

原本的收益率让不少投资者以为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风险较低,而“转让”幌子下的收益率又颇为诱人。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理财是在银行网点购买,又有联系多年的银行销售人员推荐,重点是合同上还印着银行的章。这使得这些颇有投资经验的私人银行客户从没有怀疑过理财产品的真实性。”

民生银行表示,拟采取可行方式先期解决投资人的初始投资款项。但这并未与所有投资人达成一致。

“监守自盗”暴露银行内控不到位

此次“假理财”案件暴露出民生银行不少内控问题。从多位投资者提供给媒体的理财产品转让协议来看,这款理财的转让人集中在10多位,巨额资金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汇入这些人的账户,并没有引起银行风险监控部门的警觉。

业内人士介绍,一款理财产品的销售绝非一两个工作人员可以完成,从产品合同的制定到产品的宣传推荐,再到资金汇转,需要多个环节、多名员工参与。在长达一年有余的时间里,未有员工向有关部门举报这个“假理财”。

民生银行反思承认,个别基层单位内控机制和内控管理存在漏洞,日常业务检查的力度和频率不够,对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除张颖外,另有个别支行员工正在接受公安调查。

我国银行理财规模接近30万亿元,但一些银行内控未能及时跟上,销售误导、“飞单”等问题时有发生。此前,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和一些国有大行也曾曝出“飞单”案件,涉案金额从百万元上升到上亿元。

“近年来案件多出在基层分支机构和一线经营管理人员身上,风险管控的执行力度越到基层越薄弱。”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说,“在理财市场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受高额回扣的驱使,银行个别员工借助自己的职业优势,以存款的名义违规销售或者依托于银行的声誉,利用客户的信任代销第三方机构的高风险理财项目。”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