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环保新闻 » 正文

“以河养河”长效管理制度 还周庄清澈河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6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周庄村,通过实施以河养河长效管理制度,村庄变得水清岸绿。  环境美引得凤凰来。家住江苏省如皋市江安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周庄村,通过实施“以河养河”长效管理制度,村庄变得水清岸绿。
 
  环境美引得凤凰来。家住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周庄村2组的76岁的卢从莲老太太逢人就说:“好环境成就了一段好姻缘。人家给我在广西当兵的孙子介绍了一位对象,家里人起初很担心城里的姑娘看不上农村人,哪知道姑娘家一来就喜欢上了我们这个村。今年春节孙子没能回来,姑娘还特地到部队去看他了。”
 
  周庄村是江安镇水域面积最多的村庄,周庄村率先设计安排“水面发包、以河养河”的制度,让河道承包人、周边居民共建农村河道环境、共享生态发展红利,成功实现了农村河道的长效管护。
 
  以河养河

  发动沿河居民共建河道环境
 
  在周庄村,24条河道总长18.5公里,环绕并穿过4.2平方公里的村庄。2007年南通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周庄先后整治河道15条,施工总长11.3公里,清淤土方22.45万立方米,复垦土地16.5亩,并对两岸进行了绿化美化。一度淤塞的河道,又恢复了清水潺潺的景象。
 
  但河道长效管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村民看到土地平整了,就迫不及待想种点农作物。由于地处高沙土地区,水土容易流失,整治河道之初,财政部门出钱在所有的河边、农户家房前屋后栽树、植草。但种下去的树苗“夏天栽,秋天黄,冬天下锅膛”,普遍被周边居民劈了当柴烧,生活垃圾也照样入河。
 
  河道清淤的成果慢慢付诸东流、看着沿河两岸栽种的苗木早早夭折,周庄村居委会主任孙新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难道真是把钱白白扔进水里吗?该如何调动沿河居民管护河道的积极性,实现长效管理呢?”
 
  2009年,周庄村居委会集思广益,最终确立了“水面发包、以河养河”的长效管理制度,即是将河道低价承包给专人养鱼,承包人负责管护好河道环境,并在逢年过节分点鱼给周边居民,其余所得都归承包人;每家房前屋后种植的树苗,售出所得四成归居民,六成归村委会。
 
  自治自利

  生态发展红利村民分享
 
  让沿河居民参与农村河道环境共建,最终共享生态发展带来的红利,这一“自治自利”的制度安排,激发了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而生态红利也催生了他们的生态自觉,引导着居民逐步改变生活习惯。
 
  制度实行8年来,再没有人私自毁坏树苗,河面保洁也做得越来越好。
 
  记者在河边走访时,看到了一块“水面发包、以河养河”的公示牌,载明了承包管理范围、期限、人员名字和管理责任。其中管理责任明确:承包人要负责河道的日常管理,保持河道水面清洁无漂浮物、无畜禽粪便直排;河坡无垃圾、无违章搭建、无乱堆乱放、无绿化树苗枯死损毁;水系畅通无阻水障碍物。
 
  53岁的孙修明便是一名承包人,他从2010年3月开始承包了一个300平方米水域的河塘。孙修明告诉记者,河道整治以后,河里水质一直挺好,自己平时清理河道主要就是捞捞水草和垃圾。
 
  问及承包河塘收入,老人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3月初,买500元~600元的鱼苗投放在河里,年底收获约800斤鱼。村里规定每平方米水面上交1斤鱼,我拿出300斤鱼,由村委会统一分给沿河居民,其余500斤的所得就是自己的,收入至少有4000多元。”
 
  在一段约3公里的河两岸,种有200多株树苗,多是女贞、香樟等经济类苗木。据孙新桃介绍,2015年售卖这些苗木共获得了10余万元,根据约定拿出其中的四成(约5万元)分给了沿河43个居住户,平均一户1200元,这样更能提高他们护河的积极性。
 
  提质增效

  河道管护结合其他环境建设
 
  在周庄村“水面发包、以河养河”制度基础上,南通市2010年将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纳入“四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在全市农村开展河水、农路、绿化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
 
  南通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农村河道管护“八无”目标,建立专职管理队伍,明晰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资金,逐步建立了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列入南通市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比农村工作先进单位挂钩,成立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督查考核。镇对村河道专职管理队伍进行考核,村对河道承包人进行考核。
 
  近两年,通过把河道整治与农村其他环境建设相结合,把疏浚淤泥、清理垃圾与水产养殖、修复生态相结合,南通的农村河道长效管护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先后创建了100个以上“水美村庄”。
 
  在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主任纪晓玲打开电脑系统,全镇116条河道清晰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坝头坝梗、沉船、“三网”(人畜安全饮水网、农田灌溉保障网、集镇农村污水处理网)等被鲜明地标识出来,新建的桥涵、河坡绿化及沿河建筑物也在精确的经纬线上定位。网络让各村开展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也方便群众监督和部门考核。
 
  纪晓玲指着屏幕上一个村介绍说:“当时这村的河段上有29座坝头坝梗。现在坝清除了,修建了3座新桥和4座涵闸,老百姓出行方便了,河水也通畅了。”
 
  西亭镇草庙村在河道疏浚过程中还自创出“废淤填充法”,增加了农村土地面积。草庙村委会主任曹建林介绍说,村里河道疏浚出4万立方米的淤泥。由于河底淤泥并无毒副作用,就将淤泥填埋在一条废沟塘中。如今,这块32亩的新地已种上作物。今年,草庙村计划将这块地流转出去,为村委会增加些收入。草庙村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广泛推广,2015年,仅南通市通州区就新增土地2515亩。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