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二维码,就能领垃圾袋;废旧物品投递,重量自动显示;垃圾分类正确,返还兑换积分……近日,我区首个垃圾分类智能化社会化运作试点项目在北干街道加德社区启动。
扫二维码扔垃圾,你见过吗?这个项目已经在萧山区实施,这个可是新鲜的事,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
近日,位于加德社区的加州阳光小区内,我区首台智能垃圾分类机正式启用,小区业主下载相应的APP后,扫描APP上的二维码即可开启对应箱门。新奇的是,业主在完成投放可回收垃圾后,智能机的系统将对可回收垃圾称重并计算积分,业主在社区可凭积分兑换礼品。
据加德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社区在加州阳光小区内共投放了三类智能机器,与智能垃圾分类机一起投入使用的还有智能可回收垃圾投放箱和智能垃圾袋发放机。
业主李大伯在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帮助下,将一些硬纸板投放到一台智能可回收垃圾投放箱里,不一会儿,投放箱的屏幕就显示纸板重量为225克。“系统还会把纸板折算成高于市价的币值积分,您可以用这些积分兑换各种日用品。”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这台外形酷似快递柜的投放箱可以接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四类可回收垃圾。值得一提的是,投放箱的整个使用过程很智能:首先居民下载并注册相关APP,打开APP“废品回收”板块,再选择点击对应投放废品类别,将二维码对准投放箱扫描处识别,开箱后就可以投放。完成投放后,还有称重和兑换环节。如果投放箱被装满了,后台会及时提醒,便于工作人员清空。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手机开锁模式,投放箱还能用智能卡来操作刚刚的流程。小区的老年人届时人手一张卡,用起来一点也不费事。
“我们还在小区物业设置一台垃圾袋智能发放机,小区居民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取袋。”社区工作人员补充道。
对于这批智能垃圾分类机,大家都很期待,居民曹女士感叹道:“经过垃圾分类以后啊,我们的电池啊纸板这个以前我们都是要扔掉的,现在呢,有了智能垃圾投放箱以后呢,可以换那个积分,可以换洗衣粉洗衣液,也可以换垃圾袋。”
居民踊跃参加
分类才有成果
目前,萧山区生活垃圾每日产量为2000多吨,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环保处置压力大。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并实行科学分类及回收,早在2010年10月,我区开始就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我区总计93个生活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如何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是街道社区非常苦恼的事情。”北干街道城管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以行政手段推广垃圾分类,主要依靠宣传、倡导,较难对居民产生约束效力也难以持续激发分类热情。分类开展初期,居民基本能配合做好分类投放,但后期又渐渐恢复原来的生活习惯,分类效果难以持续。不少居民主动性不强,认为垃圾分类责任在政府,置身事外。不少社区陷入垃圾分类“管不好”“劝不住”的窘境。
而如今,环保企业针对居民需求推出的“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服务模式,更符合市场规律。“垃圾由企业负责上门回收,塑料、金属、废纸、玻璃等可利用资源还能换取每公斤0.8元环保公益金,凭积分可兑换日用品。简单、方便,对小区居民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此次加德社区智能垃圾分类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为萧山各街道社区做好了样板,积累相关经验。
加德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作为萧山第一个智能垃圾分类机的示范小区,政府是很大力支持的。在设备上投入了近七十万元。整个设备目前已经到位了。两个小区总共是二十幢楼。每一幢楼都配备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智能设备。下一步工作就是要通过扫APP,让每一户居民都加入这个APP,根据投放情况,通过奖励机制、积分兑换这个方式,鼓励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
而在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投放之前,加德社区还专门成立智能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启动智能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分类招募、指导,第三方智能分类投放系统安装、摸底调查等工作。如今,智能设备投放到位了,加德社区还开展了分类投放的各类引导措施:线上通过社区微信平台推送、小区LED显示屏、电子微课堂等宣传模式进行正确引导,线下配合户户入门讲解,登记发放垃圾袋领取卡、张贴电梯海报、发放操作手册及宣传纪念品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宣传。与此同时,加德社区还结合“传帮带”的工作模式,推出智能分类“双带”宣传模式,即党员带群众、组长带组员、家长带孩子的形式,实现人人知晓,个个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