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对我来说,曾经是笑谈,但我现在慢慢地开始喜欢起来听秦腔了。这是年龄的因素多还是秦腔的魅力所在原因多,细细想来缘由都有。最近连听两场秦腔,感觉真不错。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促进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全市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共同主办的“喜迎十九大 创建文明城 十县百乡送文化”2017年夏季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在大秦剧院门前广场天天上演精彩纷呈文化大餐,秦腔、歌舞、电影、音乐晚会等30余台节目每晚轮番上演,为市民在这酷暑中带来丝丝凉意。而我每天下班回家都必须经过大秦剧院门前广场,便也顺道看看露天电影、少儿文艺、带妆秦腔戏,使这个高温酷暑的晚上过的有滋有味,既消了暑,又愉悦了心灵,丰富了自己精神世界。
有好多天下班后早早来到广场惠民演出现场,虽然没有人山人海,但台下也是让座各式凳子的人塞的满满当当,自己也就站在后面,偷得这浮生半日闲,享受秦腔的嘶声长吼,苍凉悲情,还有旦角的幽怨柔媚带来的视角、听觉冲击和想象联翩。自己对秦腔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其他地方戏曲里少有的那股子阳刚之气,有时候,连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人到中年,自然而然开始对秦腔流连,慢慢能听出个中韵味了。说穿了,秦腔迷人,应该是地理特点和历史结构催生出了那浑厚的历史感,给了秦腔的长久的魂魄,造就了秦腔在“苍凉”和“悲慨”二点上戳中了大西北人情感。君不见,我们秦腔戏善悲剧,不善喜剧;善伦理戏,悲欢离合的苦情戏,不善政治戏和理性戏。一句话,就是接地气,根植大西北,繁荣大西北。
整个西北高原,陕甘宁青新的市镇,虽已是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可“古调”秦腔居然还能“独弹”,还能存活,真也是一大奇观。说明一个剧种要源远流长,在今天仍能站住脚,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不行。它的生命力何以如此顽健?在我倒是最为理解:自己打小就在乡下戏台边上厮磨,村中男女谁能演戏,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农闲时大多数人都能吼几段折子戏词,村人专心致志的看戏、听戏的状态至今记得。自己看的第一部黑白秦腔电影就是《三滴血》,虽然觉得不好听,但基本可以看的懂,在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也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及长,又跟随家人到附近集镇跟会看戏,那个时候看戏真是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台下有好几个壮汉拿着长物维持秦腔未开演前的看场秩序,避免发生大面积踩踏事件。及至秦腔戏开演,偌大的场子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台上台下同悲共喜,成为我幼小心灵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说,秦腔是我们西部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伦理方式的艺术化、抽象化、仪式化的表现,只是人们不自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