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有关工作,着力营造物流业发展良好环境,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意见》指出,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7项具体措施。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物流运营主体活力。年内实现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推动依托公路超限检测站,由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单独实施处罚记分的治超联合执法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年内将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并。精简快递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年内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
二是加大降税清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物流领域相关税收政策。做好收费公路通行费营改增相关工作。选择部分高速公路开展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加强物流领域收费清理,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物流发展的规划和用地支持。结合编制国家级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布局和完善一批综合物流枢纽。着力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提升铁路物流服务水平。推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发展。支持地方建设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等,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支持设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
四是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物流装载单元化建设,推进物流车辆标准化。
五是深化联动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制定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强物流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建立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制度。
六是打通信息互联渠道,发挥信息共享效用。推进物流相关领域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物流活动信息化、数据化,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创新发展。制定对运输物流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七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优良营商环境。选取部分省市开展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破除制约物流降本增效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深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完善相关实施细则,扎实推进工作。
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物流成本降下来,物流的价格就会降低,这对于我国地域辽阔需要长途运输的贸易很重要,降低了贸易公司和一些想要运输货物公司的成本,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要提高企业效率,在信息化和互联网上下功夫,来发展物流企业。
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对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降低产生物流费用企业的物流成本,并以企业改变物流运作方式即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企业物流转型升级,从而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
由于产业发展阶段、结构和运作方式等原因,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16%以上;企业经营层面,物流费用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至今未低于8%,其中工业企业的这一指标更是接近9%。初步测算,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为工业企业节省超过9000亿元的费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超过6500亿元的效益。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成本依然较高。上述两个指标中,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同期美国的2倍、日本的2倍、德国的1.9倍、印度的1.3倍、巴西和墨西哥的1.4倍;物流费用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约比美国高0.6个百分点、比日本高3.5个百分点。虽然过去几年有所下降,未来我国物流成本依然还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物流成本占据了企业成本的较大比重,又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重点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