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这句话曾经被人用来形容永康市城西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片以高端特色现代农业装备产业闻名的区域,在带来创新活力和经济动力的同时,因为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而备受诟病。
一组数据说明了城西新区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城西新区下辖34个行政村,共有户籍人口1.9万余人,但外来人口有近7万人;34个村中,33个村都以发展“租赁经济”为主,各个村的外来人口皆数倍于本村户籍人口,这对治安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益增多的垃圾,不仅影响着乡村的颜值和气质,也制约了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改变理念,改变习惯”的垃圾分类工作刻不容缓。
“垃圾分类,一要宣传到位,二要专业化与本土化结合,三要持之以恒。”城西新区党工委书记叶建永表示,抓垃圾分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把各个环节抓实,使村民思想转变过来,才能事半功倍。
一个“积分神器”引发的垃圾分类智能化改革
8月14日,城西新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现场会召开,全区34个村的“当家人”全员到齐,先后走进小东陈村、楼塘村和华村,实地查看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1个月前,为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城西新区将这3个村列为试点村,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参与垃圾分类,共创美丽城西。”悬挂的标语横幅、生动的墙画,每家每户、商铺门前的分类垃圾桶,都衬托出城西新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我们在每家每户门前都悬挂了一块垃圾分类牌,上面除了标注党员联系户和温馨提示,最重要的还有二维码。”在华村,村委会主任王金有拿着扩音喇叭,当起了解说员。
王金有话音刚落,人群中马上有人提问:“分类牌没有户主的名字,怎么辨别”“二维码能扫出什么信息”……
“我来给大家演示一遍。”一旁的垃圾分类分拣员王美珍现场给大家演练了一番。
“这个是统一配发的巡检手持终端机,我们一般称它为垃圾分类‘积分神器’。”王美珍拿出的“积分神器”和超市扫码机很相像,她将背后的扫描仪对准分类牌上的二维码,按下扫码键,显示屏上很快就跳出了相应的户主为梅彩连,同时显示了四档分值标准。
“垃圾袋内分类完全错误扣5分,大部分错误扣3分,少部分错误加3分,全对的加5分。经过检查,梅彩连家的垃圾分类完全正确,可以加5分。”按下对应的分值标准,这户村民的垃圾分类检查结束,“绿色账户”上的积分也得到了提高。
“终端机的投放使用,是我们在垃圾分类流程上的一次‘互联网+’模式的探索。”城西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程伶俐介绍,如何鼓励分类垃圾做得好的村民,鞭策做得不好的村民?积分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烦琐的评分、统计工作会限制大范围推广。现在有了“积分神器”智能化设备,一切就可行了。
在楼塘村,记者看到,几个分拣员非常熟练地操作机器。每天清晨5点半,分拣员们会分成两组,3个小时后全村当天的垃圾分类信息就可以导入电脑,谁家积了几分,谁家做得不好,一目了然。如有必要,还可以打印出来张贴公示。
对于做得不好的村民,分拣员会将情况直接反馈给党员联系户,进行整改,而做得好、积分高的,也将进行相应奖励。“现在主要探索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可行性。下一步,我们将考虑积分兑换奖励的具体方案。”程伶俐说。
一部村规民约倡导下的垃圾分类
同样是试点村,小东陈村除了“积分神器”,还有一本“制度秘籍”———《城西新区小东陈村村规民约》。
小东陈村全村户籍人口330余人,外来人口多达1200多人。该村与城西物流中心相邻,周边企业多,村庄的几条主要道路上,一间间商铺林立,繁荣似集镇。不过,虽然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如何管理好外来人口这一群体,特别是由此带来的大量垃圾,也成为小东陈村面临的难题。
“一大早就产生了六七车垃圾。”小东陈村保洁员应美霞说,这还是垃圾分类开展后的数量,以前更多。
“小东陈村的垃圾分类工作,难就难在外来人口比较多、难管理上。”小东陈村村委会主任俞朝忠直指“病灶”。
如何让外来人员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单靠“积分神器”似乎难以解决问题。垃圾分类没做好,房东觉得问题出在租户身上,租户因为没有切实的制约,也不把垃圾分类工作当回事。
“村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监督每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但我们可以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让房东负起责来。”俞朝忠说。
于是,在最新一版的《城西新区小东陈村村规民约》中,垃圾分类工作被正式写入村民自治条款。按照条款规定,小东陈村外来人口管理实行房东负责制,房东要管好承租方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各项事务,同时按时收缴每人每年40元的卫生管理费。如未做好相关工作,房东要接受相应处罚。
制度建立起来了,房东的责任感也增强了。垃圾分类做不好,房东不再像从前一样推诿,而是主动找租户沟通,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时间一长,垃圾分类“改变理念,改变习惯”真的在小东陈村得到印证。
“一部村规民约就是一个村的‘治村法典’。”城西新区管委会主任朱高飞把垃圾分类工作形容为群众工作。“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是一句口号,更是一项要全力抓落实的工作。
“以前我们能把小东陈村从一个落后的边缘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现在我们也有信心把垃圾分类工作抓好,让村庄更美更干净。”同样,在小东陈村两委干部眼中,垃圾分类既是一项“面子”工程,更是“里子”工程。
据悉,近年来通过亮化、硬化、美化、绿化“四化工程”,小东陈村面貌焕然一新,并在永康市、城西新区的支持下,建起物流中心,村民年年有分红。“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环境都改善了。”俞朝忠介绍,下一步,小东陈村将根据永康市和城西新区的相关政策,在完善硬件的同时,进一步发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
一支“城西铁军”的干事创业情怀
“抓垃圾分类,就是抓干部干事创业的好载体。”城西新区党工委书记叶建永表示,今年换届以来,城西新区以党建为抓手,实行“党建+”月例会制度,“每月除了党建例会,再明确一项工作主题,查找问题,补齐短板,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楼塘村也是此次参观的垃圾分类试点村。该村下辖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600多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这样一个大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村,让新上任的村支书楼林江、村委会主任楼天伟坦言“压力巨大”。
“你看我们的村干部,晒得比煤炭还黑。”叶建永指着村委会主任楼天伟说,“邻近的花街镇有一个‘巧克力书记’,我们的村主任比巧克力还黑,我看了都心疼。”
原来,楼塘村新两委班子上任后,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上阵,对村里堆积多年的房前屋后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全面开展整村拆违,共拆除2万多平方米危房和违法建筑,全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新区选取垃圾分类试点村时,村两委也主动请战,要求列入试点,并借机解决了几年都未完成的村卫生费收缴老大难问题。
“不是村民不愿缴,而是对班子不信任,怕我们不作为。”楼天伟说,既然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不做过多辩解,村两委通过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以“低头做事就是建立信任”的姿态,把精力全身心放在美丽乡村创建、剿灭劣Ⅴ类水、环境整治、“治危拆违”等各项工作中。
村民看着埋头干事的党员干部,内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今年5月初,楼塘村重启卫生费收缴工作。连续7天的宣传车绕村宣讲结束,能收多少卫生费大家心里都没底。可当村干部在卫生费定点收缴处,看到渐渐涌来的缴费村民的那一刻,大家知道,信任重新回来了。
据事后统计,楼塘全村有近80%的村民自觉缴纳了卫生费。剩下的20%,有村干部上门收缴的,更多的是村民主动向自家的租户收来的。“楼双龙、应文美、楼兴生、楼志达……都帮着村里向租户收来了卫生费。”楼天伟说起这些村民,心里也是充满感动。
近13万元的卫生费收上来了,楼塘的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启动,村容村貌渐渐得到了改善。
楼塘村干事创业的一幕,也是今年城西新区打造基层铁军的一个缩影。在新区每周编辑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城西新区一周工作综述》中,我们看到,一个个让人感动的身影奔波在工作第一线,“基层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身在一线,更要敢于担当,当好上级部门的‘急先锋’、民生工作的‘排头兵’,更要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这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情怀”。
积分制度不失为一个处理垃圾分类的好方法,这个方法如果在加上政府的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那么相信这个城中村将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而抛弃原有的垃圾村的形象,有的地区实行以废旧垃圾换生活用品的方法,也是一个好方法,垃圾分类需要村民们认真去做,才会有好的效果。
中国的垃圾分类不是做不下去,而是基本上没有开始做。政府虽然在垃圾箱上贴了分类的标签,但是没有进行相关的宣传(具体可对比香港、日本的垃圾分类实例),因此收效为零。环卫局推出的这些举措,完全就是应付差事。上面领导问,垃圾分类做的怎么样了?环卫局回答:还行吧,垃圾箱上都有标签的,哪些垃圾扔哪个箱子,一眼就能看出来。领导听了,欣慰的笑了。
第一、中国的垃圾分类其实还没有严格的界定,起码还没有法定标准或者规范出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其实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又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分类方法不平行。暂时按照百度百科等介绍的来也差不多了。日本的垃圾分类及其细致,而且从小开始宣传教育,这一点我们是差的太远。
第二、除了专业人士,目前中国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
第三、在中国,垃圾分类完了后被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站和垃圾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场所。垃圾焚烧和发电前会对垃圾进行预处理,也会做一些比较粗糙的回收工作。垃圾焚烧后的炉渣,可以做建筑材料,飞灰为危险废物,要按危废处理。中国目前的可循环垃圾,或者说回收价值较大的垃圾大部分都被拾荒者或者捡垃圾的进行初步回收了,应该说他们完成了较大部分垃圾重收利用的工作。当然这也导致了中国垃圾的热值较低,垃圾发电的效应不高。
第四、光靠设计垃圾桶,是解决不了宣传教育问题的。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教育为主,宣传为辅。
其实,我认为我国的垃圾分类是做的非常好的。这个好,是被动的。本人家住上海,我家楼下的垃圾箱每天要被附近的一个垃圾婆清空好几次,里面的塑料袋、塑料盒会被她分类叠好,卖给废品站,至于纸箱、铁盒、塑料瓶之类的东西,在垃圾箱内存在的时间不可能超过5分钟,因为附近有拾荒嗜好的长者(with all due respect),会在你扔完垃圾转身离开的瞬间,将这些垃圾迅速搜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