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财经新闻 » 正文

重庆彭水县:退耕还林效果好 荒山荒地造林1068.5万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2  来源:xunshou  浏览次数:32
核心提示:走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平安镇大竹村,只见6000多亩的经果林中,种满了青翠李、车厘子等果树,远远望去,山上披满绿装,充

走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平安镇大竹村,只见6000多亩的经果林中,种满了青翠李、车厘子等果树,远远望去,山上披满绿装,充满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重庆彭水县:退耕还林效果好 荒山荒地造林1068.5万亩

“这几年实施退耕还林,山坡绿了,我们的腰包也鼓了。”正在果园里劳作的村民殷安奎告诉记者。

在彭水,像殷安奎这样借退耕还林的机遇,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林脱贫致富的林农还有很多。

作为重庆市7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彭水县最近几年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在39个乡镇分别集中连片打造了规模达1000亩以上的林业产业基地。按照规划,到2020年,彭水全县实施退耕还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共完成国家下达的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923.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6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68.5万亩、封山育林194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地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44.5万亩。

除了帮贫困户脱贫,退耕还林工程最明显的成效是生态环境的改善。重庆市监测报告显示,退耕还林工程2016年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固碳释氧等生态效益服务价值达1141亿多元。

在退耕还林等工程的推动下,截至2016年底,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较工程启动前增长22.4%;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50.2%,较工程启动前增长27.4%。同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对改善长江水质、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重庆坚持增绿与增收相结合,积极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基地,按照“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林业产业发展要求,推广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蚕桑、中药材、柑橘等树种和产业,目前全市共建立林果等产业基地750万亩。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重庆退耕还林产业发展共实现收入76.4亿多元,其中,后续产业基地收入52.9亿多元,特色乡村旅游收入13.1亿多元,林下种植养殖业收入10.4亿多元。

退耕还林还可以实现林下经济,比如东北在林下种植林下人参,其他地区也可以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比如蘑菇,退耕还林不仅是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助青山绿水来发展旅游,农家乐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好方法。

再来看看重庆市退耕还林的效果

我市退耕还林工程2016年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固碳释氧等生态效益服务价值达1142亿元,年涵养水源总量达46亿立方米,年固土总物质量达1.5亿吨,对改善长江水质、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退耕还林发展的产业林也为林农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吴亚说,重庆市山区范围大、面积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林。为此,我市坚持增绿与增收相结合,积极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力图将“荒山穷山”变为“金山银山”。

据统计,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新建林果等产业基地750万亩,涌现出江津花椒、忠县柑橘、万州柠檬、巫山脆红李、城口核桃、荣昌笋竹、奉节脐橙与油橄榄、黔江蚕桑、秀山金银花、彭水与酉阳油茶等一大批生态产业基地。

截至2016年底,全市退耕还林产业基地实现收入52.9亿多元,退耕还林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收入13.1亿多元,林下种养殖业实现收入10.4亿多元,退耕还林成为名副其实的惠民富民工程。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