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质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方案》。方案提出,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县政府密切配合,摸清底数,快速行动,把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区域环境清理干净,杜绝垃圾、污水入淀。到今年底,雄安新区乡(镇)及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区及白洋淀流域上游两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
方案提出,围绕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白洋淀及其外延连通水系等重点区域,以实施工业生产、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方面污染源整治为重点,加大对入淀河流、黑臭水体、纳污坑塘等整治力度,大力削减入河入淀污染负荷,推进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集中整治的主要任务有10项——
开展纳污坑塘专项整治行动。对淀区内第一批排查的546个纳污坑塘梳理分类,完成监测,确定污染程度与类别,建立台账、登记造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一坑一档一策”,对现有坑塘加强水质监测及执法监管,杜绝反弹。
开展河道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白洋淀上游入淀河流河道整治,今年底前实现府河、孝义河等入淀河流两岸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按计划完成对河道内和沿岸居民生活垃圾的清理。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
开展淀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村庄周边水面管护,建立淀区水面打捞长效机制,对淀区内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规范水面垃圾处理处置,确保河道清洁畅通。
开展城市和县城黑臭水体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黑臭水体监管养护长效机制,细化监管责任体系和防护措施,阻断外源污染,提高生态自净能力,实现管控及时,修复到位。
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河长制。进一步完善白洋淀流域河长制,市、县、乡党政负责人担任本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河长,并设置公示牌,完善网格化监控机制,公布网格化管理人员及监督举报电话。
开展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涉水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按照“一企一策,一业一册”,明确涉水企业关停取缔类名单、整合搬迁类名单、整治改造类名单,实现清单式管理。
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分户收集和集中处理利用,严禁污染物随意倾倒排放。进一步完善禁养区划定范围,全面清理禁养区内所有规模化和分散养殖场。
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运行监管和管网雨污分流专项整治行动。对雄安新区范围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贮存、处置情况逐一排查,建立台账。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现有合流制管网改造。
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处置长效机制,切断废弃物来源,加大外运处置力度。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对非法堆放、转移和处置危险废物的,依法严厉打击。
雄安新区是我国即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有一个国家级特区,特区抛弃了以往的经济为主的特点,而实行了环保先行的做法,雄安新区目前的环保工作正在进行中,环保工作完毕,那么经济建设的大幕即将拉开。
雄安地区虽拥有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但总体上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并且白洋淀污染严重,存在水治理刚需。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最重要的水源地,但白洋淀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水质常年处于V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游高能耗企业以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成为白洋淀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而白洋淀本身属于平原封闭式浅水型湖泊的特性,导致其具备较弱的自身调节能力,白洋淀水生态治理需要兼顾源头治理与水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