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迅速席卷朋友圈,文中矛头直指外卖,将外卖妖魔化,上升到了环境污染的大问题,甚至看完会有一种未来自己将亲手用垃圾将自己埋葬的即视感。不得不说,这篇文章贴近生活,作者很好地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以及大批的数据、科普知识和倾倒垃圾的图片代入感极强。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出,食品安全和送餐交通安全仍是外卖行业面临的两大发展难题,但并未涉及外卖餐盒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普遍追求高效和便利,同时食品安全卫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于是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一次性制品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确,这些一次性制品的出现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正在一步步吞噬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外卖之所以被“妖魔化”,与一次性饭盒和餐具有很大关系,这是白色污染的源头。所谓白色污染,广义上是指塑料垃圾污染,狭义上一般指一次性饭盒,农用地膜因其塑料制品特性也被划入白色污染行列。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值得注意的是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
农膜薄膜塑料,包括地膜(也叫农用地膜),主要用于覆盖农田,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快速增长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然而使用完的残旧农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不仅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
多年来农膜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农业部2017年印发的《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地膜回收也在行动之列,关于如何治理也提出了要求;在政策方面,国家启动农用地膜标准修订工作,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中残膜回收机赫然在列,2017年更是对残膜回收机率先实行敞开补贴政策,可见国家对残膜治理的坚强决心;在资金投入方面,农业行业科技投资2000多万,设立地膜回收机具研发专项,2016年,中央财政拨付10亿元探索残膜回收防治方法。
为什么“限塑令”实施多年之后陷入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因为市场力量是巨大且不可控的。与其妖魔化外卖,肆意渲染塑料的可怕,不如想办法将白色污染降到最小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白色污染”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甚至有些危害已经浮出“水面”,食物、自来水也逐渐被检测出“微塑料”。对此,农膜企业要加快速度开发可商业化、经济化生物薄膜或降解薄膜,在政府营造的有利环境下,促进产业规模化,推动生物农膜和可降解农膜市场化,减少白色污染,创造健康环保的生存环境。
我国每年残余农膜50万吨
这些百年不腐烂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严重影响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力,造成土壤板结,而且还会阻碍作物根系的深扎和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吸收,同时,农膜中的增塑剂在土壤中挥发,还会对农作物造成毒害,阻碍作物体内叶绿素合成,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调查显示,连续使用农膜种植玉米15年以上的土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公斤,最低13.8公斤。一亩地土壤含残膜达3.9公斤时,将导致农作物减产11%~23%。目前我国每年还有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40%。
蒋高明说,勤快一点的农民会将农膜从地里挑出,但他们仅仅是将农膜从自己家的土地扔到地头而已。虽然有人专门来收集废弃农膜,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农膜的厚度越来越薄,回收的价值也越来越小,所以很多农膜就被彻底地遗弃在了地里。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农民们大多是一把火将它们烧掉。然而,这样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污染。
农膜是农民生产上需要的物质,有了它农产品就能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但是农膜也是塑料,他一样可以污染环境,所以我们在限制塑料袋的同时,是不是也限制一下农膜的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