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温州市城区就已开始启动垃圾分类试点,选择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开展垃圾分类,2014年,分类试点小区已扩展到了18个。2016年,温州市出台《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标准(试行)》和《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清运车辆标识标准》等标准规范,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于2014年开展试点,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基础上采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2016年温州在11个县(市、区)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出台《关于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通知》,至2016年底全市完成分类减量处理村774个,省级试点村31个。2016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介绍了乐清淡溪镇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经验做法。
温州实践
多管齐下 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碧水环绕,绿树成荫,无论是在温州城区还是农村,美丽温州正在经历一场“垃圾革命”。
温州的垃圾分类设立了两个主战场。
2015年10月15日温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设立温州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市区垃圾分类日常管理、监督与指导。
同时温州还印发实施《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2016年)、《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和《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与标识标准》等垃圾分类制度。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温州对“可回收物”采取定点、预约等方式,由居民、单位直接投售至废品回收系统或者由商务(供销)部门资质认可的单位上门回收;“有害垃圾”采取定点、预约等收集方式,依托现有的12座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为临时中转点,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至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处理;“其他垃圾”按照现有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由各区环卫部门负责分类转运至市区各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同时,机关学校食堂、大型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由已取得市区餐饮垃圾特许经营的单位负责收运处理。
截至2017年8月底,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超过65%,其中各类机关单位及学校85%、住宅小区74%;全市共有分类运输车辆330辆,开设分运专线135条,有害垃圾清运线路13条、其他垃圾清运线路77条、餐厨垃圾清运线路40条、餐厨废油清运线路5条,并统一分类清运车辆标识。
城区垃圾分类体系基本成型,而另一主战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更促成了美丽乡村的蝶变。
今年,温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将持续发力,除完成剩余530个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外,还将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村1500个;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也在永嘉县、苍南县和乐清市的50个乡村正式推行。
至今年9月15日,全市已完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剩余村530个中的488个,完成率92%;新增分类处理村995个,完成率66%。
环境的改变,让城市变得更美。温州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朝着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高目标稳步前行。
百姓心声
举手之劳 从点滴开始做好垃圾分类
年轻姑娘小卓日本留学回国后,也把垃圾分类的习惯带回了温州。她说:“日本留学三年,我学会了做垃圾分类。”
小卓在日本居住的城市是东京,那时她租住的公寓里常备三个垃圾桶,分别是纸类、塑料瓶类和厨余垃圾。小卓说,在日本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是一种生活的必须。每扔一件垃圾,小卓和室友们都要分门别类,然后仔细收集好,投放到公寓设好的两个垃圾坞。她说“有些公寓垃圾分类要求很严格,装牛奶的纸盒必须清洗干净,叠成四四方方的纸片状才行。”她的一个朋友居住在神奈川县,那里对垃圾分类的要求更严格,不仅装垃圾的降解型塑料袋必须到指定商店购买,而且塑料瓶的瓶盖、瓶身、包装纸等都要分类收集。
学成回国之后,小卓也把分类垃圾的好习惯传递给了身边的父母、亲戚和同事。特别是近年来温州也在大力提倡并实行垃圾分类,这让小姑娘非常欣慰。小卓说:“分类垃圾已经成了日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其实也是举手之劳,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但是对城市环保的作用却很大,希望我们也能从点滴做起,将垃圾分类当做生活的必须。”
小卓还说,分类好的垃圾还要找到合适的终端消纳,让垃圾分类“有利可图”。因为有利用的价值,才能促使环保企业加大环保回收的资金投入,形成垃圾回收和再利用之间的良性循环,带动温州垃圾分类事业的持续发展。
专家评价
完善制度管理和措施
建立垃圾回收产业链
温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艺系主任 谢瑞乐
近年来,温州市政府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保证垃圾分类的合理、合法进行。在监督考核力度、宣传教育、示范效应方面做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努力。温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也已达到省里的年度工作要求。我觉得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建立垃圾回收产业链。从垃圾投放到垃圾输送、分类,再到垃圾资源化输出,只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才能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程度。垃圾处理不能永远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只有政企分开,将垃圾处理形成一种产业化链条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其次,建立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与采用激励措施。应综合考虑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适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收费办法,针对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实施差别化收费制度。例如,对垃圾分类执行状况较好的居民少收费,对可回收垃圾不收费等,调动居民实施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最后,要加大技术研发。垃圾分类回收后的处理再利用是其关键,因此垃圾资源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现有的资源化技术和低碳技术,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促进碳减排提供科技支撑。
苍南县八亩后村:垃圾分类用上神器
在苍南县桥墩镇五凤社区八亩后村的村民中心,有一台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设备,村民将可回收的垃圾投入垃圾箱内,还能获得积分奖励,到小卖部兑换礼品。该设备是该村垃圾减量化措施中的一项,自今年7月份以来,该村的日均生活垃圾减了将近三分之一。
这台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设备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智能分类系统,二为垃圾箱。村民在投放垃圾时,屏幕上显示‘塑料、玻璃、金属、纸张’等6个选项,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种类点击屏幕,再插入一张每户专用卡,机器就会自动打印出一张条码,村民将这张条码贴在可回收的垃圾上,再将垃圾投入旁边的垃圾箱内。保洁员回收垃圾时根据垃圾上的条码就能知道这件垃圾是谁丢的,并根据垃圾的种类兑换成积分,存入村民的专用卡上,村民可凭积分去村里指定的小卖部兑换日用品。
从今年6月份开始,八亩后村成为五凤社区垃圾减量的试点村,对村里每日产生的数百公斤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除了可回收垃圾外,我们给中心村170户村民都配备了一个垃圾桶,用于盛放厨余垃圾,每天下午5时,村里的保洁员会上门回收,将收来的厨余垃圾运至村里的垃圾减量站,将厨余垃圾转换成肥料,用于农耕。分类回收垃圾和这些厨余垃圾量目前已占全村生活垃圾的三分之一”。
在垃圾分类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不断前进的,经济越发达,垃圾分类工作做的越好,现阶段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垃圾分类也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