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7  来源:xunshou  浏览次数:23
核心提示:飓风、沙暴、雾霾、高温、干旱、雷雨……如今,日益增多的极端气候事件正困扰着人类。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飓风、沙暴、雾霾、高温、干旱、雷雨……如今,日益增多的极端气候事件正困扰着人类。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各级政府、企业主动采取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推进气候变化立法等一系列措施,社会群体、广大民众也积极参与,共同兑现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在国际上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受到全世界的认可。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显著

积极履行承诺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脚步越来越强劲。1990年国务院就专门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2007年,中国发布全球发展中国家第一部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国家五年规划。中国正在形成一套日渐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体系。

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质疑声不断,中国选择了自觉汇报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接受全世界的监督。自2008年起,中国每年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陆续颁布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2016年,中国还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交存批准文书,有力地推进《巴黎协定》的生效进程。

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中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四大目标: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目前,承诺正在一步步实现:“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20%。2016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比2015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了13.3%的历史新高。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

调结构优能效

如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获取方式正在广泛地应用在中国的乡村和城市。国庆期间,在浙江宁波工作的胡女士回到老家安徽阜阳一个叫胡园的小村庄里。她惊讶地发现,村庄北面原本荒芜的山坡上竟然安上了成片的太阳能(6.12 -2.39%,诊股)电板。据乡亲介绍,不仅胡园,周围好几个村庄也都安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这样不仅起用了荒地,还能够利用太阳能发电。”胡女士说。

在优化能源结构上,中国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4.7%。与之相比,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上升1.7个百分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中国政府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产业等方面入手,努力减少生产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做法日益得到国际赞赏。在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召开时,气候透明组织在印尼雅加达发布的《从棕色到绿色——二十国集团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报告认为,在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GDP能耗、经济能源密集度、能源行业碳排放密集度、能源供给结构中煤炭占比等关键指标上,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中国的现行减排政策及其执行效率在二十国集团中排名前列,在国际减排合作层面中发挥了较强的领导作用。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指标上排名领先,但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却排名靠后;中国煤炭使用量从2014年开始下降,且这一势头得以保持;中国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意愿加强,其首只绿色债券于2015年发行并已于2016年成长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同类债券;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力度在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等。”报告称。

民间踊跃参与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官方在行动,企业家和民众也在积极参与。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共享单车成为人们首选的短途旅游交通方式。中国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绿色出行上,节水节电、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等正成为最深入人心的三大低碳生活方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综合部副主任张志强对笔者表示,共享单车的发展、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光盘行动的宣传、家庭光伏的推广,均能体现中国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根据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的量化问卷调查研究报告,超过60%的受调查者有意识为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并经常实践。

越来越多企业家也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队伍中。

深圳航都文化公司从2015年9月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后,就决定开启绿色传播之路,今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其负责人陈素平对笔者介绍说:“整整两年,我们没有错过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点的宣传活动,并且有幸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一分子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有的经历让我们坚定了开展绿色影视和绿色传播工作的意义。”

2017年5月18日,“公益助力南南合作”特别活动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本次活动组织者中有来自中国的组织——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巧女基金会与南南办现场签署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种子基金捐赠协议。而在去年,企业家何巧女就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宣布投入1 亿元人民币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基金,这笔资金是《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支聚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民间基金。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的很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人们的生活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环境的好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利用清洁能源是非常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都是很好的清洁能源,值得我们去开发。

名词解释;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有别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用法。在公约中,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