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示了粤北石灰岩风水林与圆叶乌桕次生林由于演替时间和保护历史的差异,其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植物群落学,CN101612752B,代表性论文5,8)。
(2)应用示范地栽培实验,从51个树种中筛选出楝叶吴茱萸、千年桐、铁冬青、杨梅、喜树、任豆和枫香等为早期生长快速的优良乡土树种;以纯林或小块状混交的配置效果较好(森林培育技术,代表性论文7)。
(3)通过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土壤丛枝-泡囊型菌根(AM)真菌孢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研究,揭示了保护时间较长、林相较好的风水林拥有最丰富的AM孢子类型;植被退化的灌草丛植被的土壤AM孢子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揭示了石灰岩山区植物以AM菌根型植物为优势。通过接种实验,筛选出珠状球囊霉(GM)和幼套球囊霉(GE)为优良菌种,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种(土壤微生物学,代表性论文4,6)。
(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圆叶乌桕叶片角质层和叶片细胞结构的特点,揭示了其厚角质层和蜡质层、片状和网状的蜡被、排列紧密的细胞及相对较小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均有利于其对石灰岩生境的适应(植物形态学,代表性论文3)。
(5)通过比较分析圆叶乌桕原生境土壤及其叶片养分的差异特点,揭示了圆叶乌桕原生境土壤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交换性Ca及交换性Mg含量较高,N素和P素有效率较低;圆叶乌桕叶片Ca含量和Cd含量较高。土壤含量较低的K、Fe和Cu等植物营养元素在圆叶乌桕叶片中的生物吸收系数较高,而N、Ca、P、Mg、Mn和Zn等在其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在其叶片中生物吸收系数较低,提出圆叶乌桕高的钙素吸收有利于其对石灰岩生境的适应性(植物生物化学,代表性论文9)。
(6)从外部形态和生态特性方面分析了石灰岩特有植物圆叶乌桕的园林观赏特性和应用前景(资源植物学,代表性论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