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嘉兴市201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获悉,2015年,嘉兴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了基本稳定,主要污染物指标比2013年实现全面下降。去年1月至12月,嘉兴市区PM2.5浓度为53μg/m3,比2013年下降22.1%、同比下降7.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PM10、二氧化氮、臭氧同比分别下降19.2%、6.2%、2.3%和1.8%;市区及5个县(市)均超额完成PM2.5浓度同比下降5%的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603台
“自从去年淘汰了两台4T的燃煤锅炉,厂里的烟囱再也不冒黑烟了,如今供热全部靠天然气,废气排放少了,在附近百姓中的口碑好了,环境效益明显!”昨天下午,嘉兴李朝化纤有限公司总务科长沈国忠向考核组介绍说。
沈国忠说,两台天然气锅炉共投资了200多万元,虽然投资较大,但以往每季度都要缴纳燃煤排污费,如今不排废气了,省下了这笔排污费,如此算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是双丰收的。
据悉,去年嘉兴市加强燃煤锅炉淘汰,通过政策引导、督查通报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全年共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1603台。对新上工业项目,禁止新建配套的燃煤工艺,对地方热电联产项目,新增用煤必须通过区域非电用煤削减来实施“等量替代”,否则不予核准新上燃煤热电联产项目。
同时,嘉兴市建立了市、县两级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机制,市级层面印发年度全市用煤计划限额,每月、每季度对各地用煤进度进行通报,发布“红黄绿”三色预警;在县级层面上,要求各地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的地方电厂用煤总量实行月度检查,对超进度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确保煤炭消费不超总量。
倒逼黄标车淘汰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在城市,嘉兴市重点治理机动车尾气和扬尘烟尘,控制城市废气污染。
机动车尾气是“五气共治”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嘉兴市不断推进对黄标车的淘汰进度,去年更是把黄标车淘汰工作作为“整治大气污染方案”民生实事项目,强力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去年,黄标车限行区域扩大到了所有建制镇,并在限行区域全面设立卡口监控系统,对黄标车闯禁行为在罚款的基础上实施记分处罚,挤压黄标车活动空间,倒逼黄标车淘汰,全年共完成黄标车淘汰17815辆。
在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加强城市公交、公共自行车建设。去年,全市新增公交车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50%以上,推动“258”绿色出行活动,全市共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811个,投放公共自行车20200辆,万人拥有量达50辆。
扬尘烟尘也影响着城市大气环境和城市面貌,去年,嘉兴市通过对建筑工地落实“七个100%”的工作目标要求,全面实施市区道路湿式清扫,加强渣土车监管、加大对公共场所露天烧烤的执法管控等源头治理,全市共查处无证清运建筑垃圾案件82起、未按规定时间和路线清运建筑垃圾案件81起、随意倾倒建筑垃圾案件1144起、工地周边场所尘土飞扬案件82起,共处罚款61.5万元。
加强农村废气治理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农村,加强农村废气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对秸秆禁烧宣传的基础上,嘉兴市严厉打击秸秆焚烧,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露天禁烧责任落实到村、到田头地块、到生产主体,做到村村有干部,田田有人管。2015年,针对秸秆露天焚烧行为,全市共督查1135次,出动5056人次,发放宣传告知书31641份,现场制止1649起,查处违法行为304起,罚款金额17380元,教育劝说2421人次。
去年9月,嘉兴正式获得地方立法权,新组建的嘉兴市人大法制委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牵头组建起草《嘉兴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条例》,今年2月19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该条例的草案,使之成为嘉兴省第一部具体规定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法规。该《条例》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大力推进以肥料化、能源化利用为主,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利用为辅的农作物秸秆多元化和产业化利用模式,进一步推进嘉兴市的秸秆露天禁烧管理和秸秆的综合利用。
整治重污染行业
调整产业结构
去年,嘉兴市制定了《嘉兴市2015年度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计划》,全面开展热镀锌、喷水织机、纽扣等9个区域特色重污染行业的整治,秀洲区印染行业整治和园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洪合印染园区(中区)厂建完成率已达到85%。
在工业烟粉尘治理方面,嘉兴市强力推进工业脱硫脱硝减排工程建设,加强烟粉尘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全市火(热)电行业全部安装了烟粉尘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同时,加强水泥、玻璃行业烟尘治理,列入2015年计划的37台10蒸吨到20蒸吨的燃煤锅炉、9条水泥生产线、6条玻璃生产线已完成烟粉尘改造或关停。
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是工业废气的难点,去年,全市组织开展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排放源调查,并在嘉善县开展了家具行业VOCs排放重点地区整治试点。去年,全市列入省政府整治计划的43家企业均完成VOCs治理。